第一百二十章 北方120(1 / 2)

最终只见李从忠一把抓住了黄显的马槊,将对方直接从马上给拽了下来,接着隆昌军的将士是紧跟而上,将黄显是生擒活拿,宁武军的将士见状不好,当时就想把人给抢回来,可架不住李从忠是来回冲突,英勇倍加,最终黄显还是被对方给带走了。

此时眼看宁武军的主力陆续赶了回来,李从忠也知道再逗留下去非吃亏不可,于是便指挥部队开始后撤,而其本人则亲自带队断后。

宁武军的将士碍于李从忠的勇武,当时竟不敢过分逼近,最终只得看着隆昌军余部是安然离开,这一仗从大局上来看应该是宁武军赢了,可由于李从忠最后的惊艳发挥,让隆昌军在场面上其实并没有落于下风,罗凯事后对此也是感慨不已。

取得马村之战的胜利之后,宁武军是趁胜追击,一路北上,很快就将战线推到了隆昌军的势力范围之内,不过此时宁武军遇到了隆昌军顽强的抵抗,双方便在晋阴一线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晋阴乃是北方大城,地形险要,城防坚固,罗凯跟宁武军强攻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相反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罗凯一琢磨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便自己带领主力继续围困晋阴,而让大将卢泽率领一支人马绕袭隆昌军的后方,想让对方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境地。

然而事情的进展却不像罗凯预想的那么顺利,卢泽所部在隆昌军后方遭遇了李从云等人的顽强阻击,是进展缓慢,如此一来两军就陷入了僵持。

与此同时李云奇方面也没有闲着,积极开展外交工作,一方面上表朝廷,请求出面调停,接着也积极联络北方各藩镇介入此事。

朝廷方面对于曾经兴兵犯阙的隆昌军并无好感,但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宁武系一家独大,故此经过商议朝廷还是下旨调停此事,朝廷方面一表态北方各藩镇也是积极响应,纷纷派使节前来劝说两家罢兵。

罗凯此时一分析隆昌军如今虽然局面被动,但实力依旧强劲,凭己方仓促间还吞不下他们,更关键是北方诸藩镇的态度让罗凯在意,他发现宁武系在北方一带还是太过孤立,假如这些藩镇联合起来跟宁武系为难,后果是颇为棘手。

想到这些罗凯最终决定就坡下驴,接受了朝廷的调停,而隆昌军方面如今局势被动,自然更愿意接受和谈,于是双方便在晋阴附近的三家店村展开了谈判。

宁武军这边派出的代表是崔永康与韩成,而隆昌军这边派出的代表则是李云奇的义子李从信与大将盖顺之。

宁武军这边虽然愿意停战,但罗凯的意思己方不能空手而归,隆昌军必须割让其南部的四个县,而隆昌军方面觉得罗凯的胃口太大了,故此双方为此是争执不休。

罗凯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谈判,但时刻关注其的进展,这天谈判结束之后,罗凯又把崔永康跟韩成找来询问谈判的情况。

韩成当时拍了拍大腿,略带为难地说道:“千岁,此事如今是颇为棘手,隆昌军那边只答应割让平昌,永兴两个县,跟我们开出的条件是差距不小啊。”

罗凯闻听伸手捋了捋胡须,思索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你们看这事讨价还价的余地有多少?”

崔永康答道:“不多,隆昌军那边是颇为坚定,关键如今北方诸藩镇是虎视眈眈,万一他们跟隆昌军联手夹攻我军,后果是不堪设想,此事还望千岁三思。”

罗凯闻听点了点头:“事到如今看来也只好如此,不过你们谈判的时候不必答应得太过爽快,免得他们认为我们宁武军软弱可欺。”

崔永康跟韩成闻听是当即领命,没多久双方正时达成协议,以隆昌军割让两个县为代价换取双方停战,之后罗凯还特意在自己的帅帐接见了隆昌军的代表盖顺之与李从信。

宁武,隆昌两军尚未交恶时罗凯就见过李从信,如今一见比起当初这位又成熟了不少,不过依旧是那样能言善辩,而对于盖顺之,罗凯也是久仰大名,他知道对方是李云奇的心腹,如今在隆昌军担任典客一职,专门负责外交事宜。

罗凯一看盖顺之大约三十来岁,身材不高,但一双眼睛却是极为灵动,看得出是个精明强干的角色,尽管两军这些年来打得跟一锅粥相似,但这次会谈至少表面上气氛还是颇为融洽,罗凯跟李从信谈及了许多往事,也询问起了李云奇等人的近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