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岔路53(1 / 2)

徐云闻听点了点头:“袁师帅所言有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不过我还是坚持应该出城迎敌,龟缩不战绝不可取。”

罗凯跟袁世贵闻听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预料到这个方案会遇到阻力,但没有想到阻力居然那么大,当时俩人只得耐心跟徐云解释主动出击的风险有多大,然而徐云就是固执己见,最后甚至暗示假如罗凯等人不肯出战,就要向上峰报告,至于报告中会说什么是可想而知。

最后袁世贵也是被逼急了,冲罗凯说道:“崽卖爷田心不疼,既然他坚持,咱们就出战,看看到底谁说的对!?”

罗凯其实不太同意那么做,他觉得那样就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去送死,可无奈徐云的权力实在太大了,最终罗凯只得勉强接受了这个方案。

双方决战的地点选在了丽阴县境内,考虑到己方兵力处于劣势,罗凯跟袁世贵等人一商议,决定采取比较稳妥的战术以中路的步兵拖住对方的主力,骑兵从两翼迂回包抄敌军的后路。

对于这个战略就连徐云都没有表示反对,战斗开始之初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耶轮军的计划进行,中路军顺利牵制住了敌军主力,骑兵从两翼快速机动,然而很快罗凯等人就意识到局面不利,冀军似乎猜到了他们的战略,又或者仅仅是双方选择了同样的手段,耶轮军的骑兵在中途就与冀军的骑兵遭遇了。

尽管耶轮军作战英勇,但无奈军力以及装备上都处于明显劣势,双方很快就陷入了胶着,而此时冀军也加强了中路的进攻,耶轮军的阵地是岌岌可危。

此时罗凯看出局面不利,就想在演变成大溃败之前及时收手,尽量保存己方的有生力量,于是他便打算下令撤军,然而此时徐云却不同意。

“胜负未分,此时怎么能够撤军!?”

罗凯这回也不禁着急了:“等分出胜负再想撤退就来不及了。”

“你这样是临阵怯战,身为监军我不同意。”

罗凯从军那么多年还没有受过这种气,当时恨不得拔出佩刀一下将对方给劈了,可罗凯又稍微冷静了一下头脑,他知道自己还不能那么做,思想到此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回去指挥作战,并且押上了预备队。

应该说耶轮军这一战发挥的颇为英勇,然而一比三的兵力差距毕竟是个难以跨越的鸿沟,面对几乎源源不断压上的冀军,耶轮军的左路率先崩溃了,眼看着冀军的铁骑开始向己方的后路包抄而来,罗凯知道大势已去,这回他压根不再搭理徐云的意见,跟袁世贵稍作商议便下令全军后撤。

如此局面下的撤退,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一场溃败,为此罗凯决定率军断后,对此袁世贵表现得颇为不安。

“老弟,断后的事太危险还是我来吧。”

罗凯答道:“不行,这场仗是我指挥的,如今打输了,我必须承担起责任,这断后的任务是非我不可!”

袁世贵其实也明白罗凯此举更多是出于一种自责,想要弥补,最后也就没再坚持,率领主力退回了丽阳一线,而罗凯则率人断后。

冀军打算不会放弃这样一个杀敌立功的机会,对耶轮军是紧追不舍,断后阻击战进行得极为艰难,申甫被流矢射掉了两颗牙齿,连罗凯本人右眼也险些被射瞎,幸亏他及时躲开,即便如此其眉角还是留下了一道长长的伤痕。

最终在罗凯等人的殊死抵抗之下,耶轮军大部终于还是得以顺利脱离了战场,战后清点这一仗,耶轮军死伤达到了两千人以上,可以说在这种局面下部队没有崩溃就算是难能可贵,这之后罗凯等人说什么也不敢再主动出战了,只能凭险固守。

由于这几个月罗凯等人的苦心经营,丽阳一线的防御还算稳固,故此总算挡住了镇国军的进攻,然而局面依旧是岌岌可危,为此罗凯几乎是每天都会派人前往后方求救,然而此时天国南北两线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根本无法增援小小的丽州,故此帝都方面除了陆续送来一些装备物资,鼓励罗凯等人继续坚守外,并没有什么别的动作。

相反冀军方面的援军是源源不断,罗凯等人无不觉得是压力倍增,这天长史薛翔找到了罗凯,提出丽州的局面实在太过艰难,不如弃州而走,这样多少还能保存一些有生力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