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头盔43(1 / 2)

“消息可靠吗?”罗凯此时还有些怀疑。

崔永康闻听忙点头道:“错不了,我跟孙大夫从不止一个人那里打听出来是他。”

林豹闻听是以拳击掌:“这个混蛋,等我找着他非狠狠教训他一顿不可!”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众人的附和,此时还是申甫开口说道:“教训他是应该的,可眼下不行,这么一弄谁都能猜到是咱们干的,二哥的官司刚完,这不给他惹麻烦吗?”

罗凯闻听点了点头:“申甫说的对,这仇是一定要报,不过眼下还不方便。”

众人一听罗凯都这么说了,当时也只得压制怒气,此时崔永康不无感慨地说道:“旅帅你这次也是运气好,当初因为你拒绝过雷裕的拉拢,我们才能帮忙游说,其他一些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这阵子每天都在杀人,其中有不少其实都挺冤枉的。”

众人闻听一时都是默然无语,谁也不清楚这场风浪何时才会结束,又会给天国带来多大的伤害。

关于这场整肃究竟殃及了多少人,就连耶轮天国内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经过这次的事,耶轮军的中高级军官出现了大量的空缺,为此昙宗不得不紧急提拔了一批人,当然以忠于自己的作为优先。

鉴于当初雷裕的权力实在太大,昙宗取消了大都督的职位,而是将其权力拆分为左右两个都督共享,左都督的职位交给了空天王钟胜,而徐行简因为在“二月之变”中站在了昙宗一边,并且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得到了昙宗的信任,封为了英法王,并且出任了右都督。

蒋清由于之前故意受伤,避开了雷裕的拉拢,故此没有受到整肃的殃及,如今徐行简升官之后空出的军帅的职位就由其继任,徐字军因此也改为了清字军。

对于蒋清的升职,多数人都是颇为艳羡,只有蒋清,罗凯等少数头脑清醒的人明白,如今这种局面下爬的越高,风险越大,毕竟经过二月之变,天国内部的政治生态已经发生了微妙地变化。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天国内部被搞得乱七八糟之际,官军又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原来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朝廷方面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同时听闻了“二月之变”的事觉得有机可乘,于是朝廷方面调集兵力从南北两个方向朝帝都发起了进攻。

为此天国高层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有部分人提出天国占据帝都的时间不长,立足未稳,物资又只有东线一条路可以供给,万一补给线被切断只有坐以待毙,不如放弃帝都,退守幽关以东,那里天国经营已久,是进退自如。

对于这种意见昙宗其实一度也有些动心,然而关键时刻新提拔的年轻将领文琦站了出来,其指出因为“二月之变”等一系列事件,如今天国内部人心浮动,这种时候如果不战而放弃帝都,很有可能导致天国内部士气瓦解,到时候即便退到中土局面恐怕也难以收拾,不如就地跟官军决战,如果能打退对手就能够稳定人心,即便打不赢到时候再撤退也来得及。

文琦的意见得到了与会一批宿将的支持,昙宗其实也舍不得帝都的繁华,于是经过反复思量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于是耶轮军兵分两路,左都督钟胜率领一部分人马南下,而右都督徐行简则率领一部分人马北上,而罗凯所部就被划分到北上的这支人马之中。

对于这一仗包括罗凯在内的不少人都觉得心里没底,经历了“二月之变”以及整肃,耶轮军损失了一批老兵宿将,关键人心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种局面下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军能否取胜实在是难以预料。

徐行简对此其实也有所了解,故此经过一番分析他没有贸然对官军发动进攻,而是在京河南岸扎营,跟官军隔河对峙,很明显徐行简的这个举动是为了求稳。

官军方面也察觉了徐行简的意图,多次尝试挑战,可徐行简就是按兵不动,他的思路是只要能拖住官军,不让对方进一步南下,自己就算完成任务了。

官军这边一方面是急于立功,另一方面觉得天国刚经历了大动荡,士气低落,故此最终在五月的一个清晨选择强行渡过京河,主动发起了进攻。

徐行简毕竟也是宿将,得到消息之后立刻调动人马,准备趁官军刚渡河,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反击,就这样双方在南岸滩头爆发了激烈的遭遇战。

罗凯所部也参与了这次的战斗,如今罗凯乃是旅帅,按理说不用亲自冲杀在第一线,但罗凯为了鼓舞士气,还是亲临战阵,跟弟兄们一同经历血雨腥风的考验。

见罗凯都带头冲杀,他的那些部下们是士气大振,也是奋勇杀敌,最终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耶轮军最终还是打退了官军的进攻,这次胜利对于耶轮军的意义重大,极大地提升了众人的士气,也让大伙暂时忘记了“二月之变”跟整肃带来的阴霾。

“无论内部出了什么事,我们还是能痛揍这群官军。”战后耶轮军中的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着。

经过这次失利,官军意识到耶伦军的战斗力依旧颇为强悍,不敢再冒险渡河主动挑战,双方就此陷入了漫长的对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战场上都出奇的平静,这反而引起了有些人的不安。

这天田清就找到了罗凯:“旅帅,我看这事不太寻常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