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整编(1 / 2)

之后耶轮军是兵分两路,一部分继续追击“迦楼罗贼”残部,另一部分则留下收拾善后,最终可昌城的大火烧了足足好几天,一座州府所在地最终化为了一片焦土废墟。

事后光是耶轮军清理出来尚可辨认的尸体就有上万具之多,可想而知这次大火所造成的伤亡损失有多么巨大,最终耶轮军算是占据了可州全境,但得到的却是一片几乎被破坏殆尽的土地,而“迦楼罗贼”则一路北上,朝东都的方向逃去,那里是官军的势力范围,耶轮军也不便继续追击,最终只得让这群魔头是侥幸脱逃。

占据可州之后,罗凯等人所在的清字军被调回了随州驻防,原本大伙以为可以歇一歇,然而又一场大战是接踵而至。

原来官军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对耶伦天国发起了第二次围剿,这次的兵力达到了真正的十万人,而围剿的总指挥就是特命的钦差大臣,当朝的兵部尚书郑铎。

这位郑尚书吸收了第一次围剿失败的经验,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将手中的十万人马在耶轮天国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圈,逐步推进,一点点压缩耶轮天国的生存空间,以求最终将耶轮军活活困死。

为此耶轮军高层经过研究,决定是主动出击,集中突破一点,从而打破整个包围圈,而这个突破口最终选在了北部,因为负责这部分防务的官军是由附近几个州临时抽调来的,配合并不默契,战斗力也相对较弱,而这个任务正好又落在了罗凯等人所在的清字军身上。

七月的一个黎明,清字军悄悄逼近了随州北部的蔡昌县城,这里是衔接官军北部包围圈的一个重要环扣,当晨曦刚刚照射在大地之上时,清字军便发动了突袭,对于这一切官军显得是猝不及防,当时只得仓猝应战。

之前清字军已经摸清了,蔡昌周围的守军成品字形分布,除了县城内的守军,在其西北以及东北还各有一部官军,为此蒋清事先做了部署,预留了两路人马埋伏在交通要道上,准备阻击闻讯前来支援的官军。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了蒋清的预料,分布在另两处的官军,得知消息非但没有立刻增援,反而是原地固守,原来这三路官军原本分属不同的州,彼此是各自为战,配合生疏,蒋清也没想到战事居然发展得那么顺利,当时大胆地把原先负责阻击的人马抽调回来对县城发动猛攻。

县城中的守军见援军迟迟不来,很快便丧失了斗志,最终清字军顺利占据了县城,而另两路官军得知消息,居然吓得自行撤退,就这样耶轮军顺利在包围圈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郑铎得知消息也是大为吃惊,当即抽调兵力打算把缺口给堵上,然而此举恰恰正中耶轮军的下怀,大都督雷裕早就看出了郑铎此次战略的一个重大弱点,即便是十万大军,一旦形成包围圈兵力也势必分散,故此当郑铎全力救援北部的时候,由空天王钟胜率领的另一路人马对包围圈的西南也发动了冲击。

由于郑铎抽调了大量兵力增援北路,结果导致西南这边的兵力薄弱,被钟胜抓住机会是一举突破,近而绕到了官军北路的后方,跟清字军方面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面对如此局面郑铎深知自己的包围圈计划是宣告失败,当时只得率领官军主力撤出战场,而他们这一走,其他各路官军也无心再战,是纷纷撤退,第二次围剿又宣告失败。

经过这次胜利,耶轮军的的声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地的义军盗贼,乃至对于朝廷不满的人士是纷纷前来投奔,耶轮军的兵力也终于突破了十万大关。

而大都督雷裕此时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耶轮天国眼下还不具备跟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必须抓紧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休养生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耶轮军进行整编。

原本耶轮军最高一级的战斗单位是“军”,兵力大约在五千人左右,而如今耶轮军的兵力已经大幅扩充,这样的兵力编制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故此雷裕提出在“军”与“旅”之间再增加一个“师”的编制,五个师合成一个军,大约在二万五千人左右,这个提议最终得以通过。

而由于这次整编,清字军被降格为了师,划归大将徐行简下属的徐字军,而蒋清也从军帅降格为了师帅,为此有不少人都为其鸣不平,而蒋清本人对此却似乎并不在意,用他的话来说只要能为天国尽力就够了,至于这番话是真是假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部队的编制被降了格,但清字师的职责以及没有变,是继续驻防随州,由于地盘的扩大,如今的随州已经不再处于第一线,这让清字师的责任也不再那么重,罗凯等人倒也落了个清闲。

不知不觉离开家乡已经一年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罗凯感觉简直恍如隔世,他有时也想要不要给家乡写封信报个平安,但转念一想这样太危险了,临青如今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自己的身份乃是叛逆,一旦暴露连家里人都得受连累,更何况自己如今过得是刀头舔血的日子,说不定哪天就步了薛六的后尘,干脆就让家里人以为自己已经死了也好。

这天罗凯正在琢磨这些事,陈东忽然找到了他,神秘兮兮地问罗凯:“二弟,你说我要是跟人表白,送什么礼物好?”

罗凯闻听不禁一愣:“表白?跟谁啊?”

陈东当时不好意思地一笑:“就是伙房新来帮忙的那个顾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