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爹是个反贼?(1 / 2)

“流民孤苦无依,匪盗横行,狼犬遍地,给他们兵器,也是情理之中!”刘崇大声道:“只是空有兵器,没有操练,也行不通。更何况流民当中,龙蛇混杂,什么人都有,万一让歹人拿到了兵器,又该如何?你心里可有成算?”

许默点头,“回恩师的话,历来救济灾民都有成法可循。学生的意思,要对灾民重新编户。”

刘崇顿了顿,来了兴趣,笑道:“你说说,要怎么办?”

“先按照朝廷规矩,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里设十甲,推举出里长甲首,管理里甲之事。然后再从每里抽调二至五人,充作民夫。每一百名民夫,挑选一位年高有德,有领兵经验者统御。他们平时巡视周遭,维持秩序,保护灾民。如果遇到衙门徭役,也可以让他们承担。”

“最最关键,待到三五个月之后,灾情过去,就可以按照里甲,分别遣散,返回原籍,继续耕种田地,此举利国利民,且久经检验,十分可行。”

许默的这番话,等于又把他前面的建议细化了一番。

刘崇听得连连点头,他看了眼徐师爷,笑道:“先生觉得如何?”

徐师爷笑着点头,“东翁,许司户胸有丘壑,如此之法,甚是巧妙啊!”赞叹之后,徐师爷又感叹道:“历来赈济都是一时的,归根到底还要遣返百姓返回原乡。奈何总有恶徒趁着天灾,兼并土地,谋夺百姓田产。致使百姓无家可归,沦为流民,乃至落草为寇,啸聚山林,成为一方祸患。”

这话一出,刘崇不由得重重一叹,“没错,朝廷的事,就是坏在了这些人身上,他们吃着朝廷的还不够,还要吃百姓的肉,喝百姓的血,欺上瞒下,贪得无厌,着实可恶!”

徐师爷笑道:“东翁,这就是许司户方略的妙处!提前编户齐民,选拔民壮。将百姓安排好,有青壮撑腰,自然不怕恶徒欺凌。此举不光能安抚流民,日后返回原乡,也能遥遥领先其他府县,这可是东翁的大功!”

遥遥领先!

刘崇听得怦然心动,自己缺的就是往上爬的大功劳。

“许默,你很好,确实很好!”刘崇欣然道:“一切都按照你说的办。”

许默心中一震,连忙点头,“多谢恩师信任,弟子敢不竭尽全力!”

说完之后,许默主动告辞,从二堂出来。他没走几步,徐师爷却从后面跟了出来。

许默听到脚步声,就主动停下来。

“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徐师爷看了他一眼,低声道:“你打什么算盘,我心里清楚。我只是要提醒你,灾民之中,龙蛇混杂,你小子可不要弄巧成拙。”

许默一怔,“先生的意思,晚生不明白。”

徐师爷看着一脸无辜的许默,呵呵冷笑,“你就别装蒜了,哪怕你爹从坟里爬出来,也瞒不过老夫。”徐师爷感叹道:“眼下这个光景,掌握些兵马是对的,但也要掂量清楚自己的份量,有多大胃口,吃多少米饭……如果力有未逮,就来找我。”

许默大诧,徐师爷应该是洞察了自己的打算。只不过他非但没有戳破,还帮着说服刘崇,甚至要提供帮助,他到底有什么盘算?

许默一时也说不好,但很显然他是友非敌。

“多谢先生提点,晚生如果需要,必定会找先生帮忙。”

许默没有说更多,就主动告辞。

看着他的背影,徐师爷呵呵轻笑,“还行,比你爹硬气不少!我倒要瞧瞧,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要是光知道吹牛皮,瞧我不打你屁股开花!”

……

许默从县衙匆匆出来,没有去城外,也没急着去搬运兵器,反而回了家中。

等他迈步进来,一老一少,两个人就等在了这里。

“少爷,情形怎么样了?”老者主动问道。

许默冲他微笑点头,“七叔,咱们这边能抽出多少人?”

剽悍的老者立刻道:“百十几人总还是有的,如果少爷要更多,我也能想办法。”

许默盘算了一下,“上万灾民,几千户人家,里长甲长数百人,挑选出的民兵也要几百人,百户、总旗、小旗,也要不少人。”

老者立刻道:“少爷,既然这样,我再想办法,多笼络些人手。”

许默道:“不要光是咱们许家人,乡里乡亲,凡是有些本事,愿意跟着咱们的,都拉拢过来。再有,流民当中也有不少好汉子,也要提拔重用。”

许默走了过来,拍了拍老者的肩头,意味深长道:“七叔啊,这次可不是给咱们许家保家护院,更不能只用咱们许家的人,要能服众!”

老者点头,“我懂,少爷这是要干一场大的,老爷可没有你这个魄力!”

许默微微苦笑,“我要是能像老爹一样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也就不用折腾了。”许默说完,又看向了那个年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