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刘杨会师,黄巾渡河35(2 / 2)

“冀州黄巾凑一凑十几、二十万还是有的,这张角即便是再不知兵,也不至于弃城跑路吧?”徐方觉得很不可思议。“那张梁壮士断腕的情况下只要有数万主力能跑回巨鹿死守,那么我冀州驻军就只能接着对峙,他支撑数月甚至一年半载都不是没有可能。”

“有没有可能是张角有什么大的谋划,所以以此来迷惑我等。”听到谋臣武将的分析,刘虞此时也觉得很是蹊跷。

杨蟠想了许久,心中一亮,张角怕是身体不行了,他害怕自己病死后我们抓住黄巾军军心涣散的机会全歼冀州、司隶的黄巾军队,所以提前安排跑路了。

想到这里,杨蟠也开始佩服起这位‘大贤良师’来,这一手真真做到了迅速、果决。否则的话杨蟠最多一个月就能完成布局,后期只靠围住他便可以吃掉半数黄巾军队,这个时候说张角是黄巾军队的精神支柱可是一点也不为过。

想到这杨蟠装作不知,开口道“或许是张角看到巨鹿城有被我等包围的危险,为了不拖累黄巾军整体战略,所以果断放弃冀州,汇合张梁往东跟兖州连成一片,或者向南去兖州、司隶、南阳三地的中心地带,正好守住张宝的后路。”

杨蟠先知先觉的事情虽然没法和盘托出,不过这个理由也足以说服几人。

“文约言之有理。”荀攸盯着舆图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杨蟠的猜测“向东最近的方向便是经过广平去馆陶,事有不济,也可继续向东过黄河入兖州,然后掉头据黄河防守我军,所以我分析这个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向东南过魏县,去往阴安,此地水系繁杂,不利行军,尤其不利于骑兵作战,是制约文约骑兵的绝佳场所,但是也因为地形的不便利,实在不是屯驻大军的绝佳场所,也会拖慢张梁的撤退速度,所以我认为可能性不是太大。”

“向南去往司隶、兖州方向必定经过黎阳,行军倒是没有问题,但是距离巨鹿城太远了,耗时最久,势必会给张角的行军增加变数,攸以为此路可能性几乎没有。”

“公达说得极是,既如此,那就派遣斥候,以最快的速度往广平、魏县、黎阳探查,广平、魏县距离我等最近,三五日便可得到消息,我等也能在其立足未稳之时追上去,往南则是不惧,丁建阳早已埋伏在黎阳,正好被我们包围歼灭。”刘虞听到荀攸的介绍,也是高兴不已,如果能就此歼灭黄巾主力,那么天下也能早早安定下来。

“伯安公说得对,蟠这里有些想法或可助伯安公节省点时间。”

“好啊,文约且说来。”

“就按照伯安公所言,加派斥候去各处探查,但我等却是不必在此等候消息了,可直接合骑兵一处,全力向虎牢关方向进军,如果这张角真被丁将军堵在黎阳,我们正好配合他歼灭黄巾贼首。”

“那么如果张角、张梁向东?”

“伯安公麾下猛将公孙将军不是即将平定邯郸么?可让其带兵向东追杀过去。有机会就抓住机会攻打黄巾,没机会的话也可就地防御,保冀州不失。而我等,即便是堵不住张角也无妨,正好试着堵一堵张宝去,最不济解了洛阳之围也是大功于社稷,不是吗?”

“妙啊!就依文约所言去办。”刘虞精神一振“徐方!”

“末将在!”

“由你带领邺城所有骑兵,听从杨渔阳指挥,合军一处共往虎牢勤王。”

“末将领命!”

“文约、公达,走!且陪老夫沙场建功去!”

“谨遵府君帅令!”

杨蟠排斥给程普他们回了信,改让驻守巨鹿城,勤加训练降卒,保护冀州诸要地无碍便可。然后便与众将收拾骑兵向虎牢而去。

此时虎牢关下张曼成也收到了张宝的来信,信中未提张角身体有变,只说是冀州形势突变不足以据守,为避免他和彭脱三十万大军被抄了后路,让他们利用夜晚分批脱离虎牢关战场,然后迅速撤出司隶。自己留下的那七万步卒可用来给大军断后。

张曼成拉着彭脱以及逃回来的马元义讨论过此事后,马元义主动揽下断后之事“罢了,我偷袭洛阳失败,如今让我黄巾大业受阻,已是愧对圣师,断后一事便交由我了,我必能拼死拖住汉军,保大军顺利后撤。”

“如此便托付给兄弟了,兄弟还有何要求但说无妨,我等必定全力支持。”

“二位兄弟需支援我一些黄巾力士,地公将军留下的七万步卒全是新兵,我需一些主力老卒压住阵脚,否则汉军一旦发现不对,冲阵试探时,这些新军怕是会露了马脚。”

“既如此我二人将麾下主力凑出三万来交给兄弟,给兄弟凑够十万大军,二十日后,无论情况如何,兄弟自行安排,全力撤退。”

“二位速去,此地便交给某家了。”

“兄弟,保重!”张曼成、彭脱二人向马元义郑重抱拳,然后果断回营去做安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