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渤海更替,分批入幽26(2 / 2)

“诺!”

“再给你留下2000轻骑,作为你和公达的倚傍。等收到圣旨后我只带伏虎、公明、季先三人及5000骑兵光明正大的离开渤海就是,也好安皇宫那位的心。”

“撤出时,将渤海这些制衣厂拆除,工匠器具一并带走,只留下棉花农场就成。此外盐田、铁匠铺也是一样。州刺史那边接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日,有我在此遮掩,他们来不及发现什么端倪。”荀攸连忙提醒。

“公达说得对,不过盐场可以全部撤出,但盐田还得留着,毕竟太多人都知道渤海的这项产业。只将技术工人全部带走,劳力还需留下做做样子。着人将水闸、排水沟渠全部填平,只留下盐田的样子就行。崽卖爷田不心疼,这些东西还不是任由继任者公开出去捞功绩的时候。”

“剩下的就是这些年攒下的物资了,你安排给谁来转移?”

“甄家吧,他们早跟我是一条船上的了,由他们家的商队想办法转运。府库里能靠做账弄出来的东西都一并带走,实在没办法带的物资也只得留给你呗,如果真搬空了你怕是也没法儿跟新刺史交代。要不你们家使使力,把你扶上渤海郡来,我也就不费这劲了,除了军队,啥都可以不带。”

“算了,还是就这样吧,你我两家都不能掺和太深,太过直白,且先看伯安公(刘虞)来了以后如何安排再说。”

“二公子,荀先生,可还有其他要嘱咐的?”

“先就这样吧。”杨蟠神秘一笑,或许未来两三年内他们都没工夫去关心渤海的生意。

在一路上杨蟠命人暗中拖延使者行程的情况下,刘虞和传旨太监一直到光和六年的4月初才来到冀州州府邺城。而给杨蟠传旨的太监到达渤海时已近5月。

谢过天使,杨蟠带着典韦、李进、徐晃并5000骑护着家人向幽州而去,李清照则是提前派护卫一路护送回了兖州。

小妮子走的时候着实哭花了妆容,但是也没办法,此去幽州谁知道需要多少日子才能安稳太平下来,带着她有了闪失可彻底没法跟李家交代了,只得安抚她待太守府交接安稳了再去接她。

等杨蟠一众到达渔阳治所蓟城时,冀州那边的交接结果也飞信传来。让人意外的是因为李绅在高阳府的突出政绩入了刘虞的眼,加上荀攸的引荐。李绅被升迁为渤海太守,入驻了南皮。而荀攸则是去了邺城接任刺史府长使,继续做幕僚的工作。

军队这方面刘虞也大度的任然让徐方统领那两千精骑,只是从驻守渤海改为进驻邺城。刘虞另安排一名叫牵招之人统领渤海郡留下的两千陌刀兵。

事后因为杨蟠没将训练出的精锐军队全部带走,刘虞还亲自书信一封向他致谢。

“这伯安公(刘虞)还真是个正直君子,道德典范。如果不是刘汉嫡脉的话,将来还真想争取一下委以重任,太可惜了啊。”杨蟠遗憾到,突然又愣了下“,完了,公垂兄怕是要来信骂我了,早知道是他接任渤海郡,我何必拆的那么干净。唉……”

正在杨蟠带人前往蓟城接收地盘的时候,一个消瘦清癯的文士拿着荀攸的书信找上门来。互相见过面后,杨蟠喜不自禁“竟是志才兄当面,蟠闻君大名久已,终得一见,幸甚!幸甚!”

“府君过誉了,忠乃一介寒门仕子(没找到这位大神资料,沿用游戏里的设定:戏忠,字志才),飘零半身,事无所成,何来大名,怕是公达那家伙在府君面前胡吹大气。”

戏志才寒门出生,又博学多才,身上带着一股江湖游子的洒脱和不羁。杨蟠性格天马行空,不拘礼数,向来跟军中汉子都能打成一片,所以两人没几句话的工夫就发现和对方臭味相同,是个能处得来的伙伴。

渔阳郡是个地处边关,军功至上的地方。民风向来彪悍、直接,杨蟠上次的功绩在幽州这边留下了偌大的名声,加上此次带来的两万强兵。所以接手治所却是要比他们兄弟二人接手渤海那次迅速方便的多。

即便如此,等渔阳郡一切走上正轨后,时间也已经来到了183年年末。明年就即将有一个叫张角的人开创个大时代了,杨蟠此时也不由得紧张起来。一道道命令通过宇文信培养的信鹰发往冀州、并州以及司隶。

由于地处边关,加上明年的大事件不远,杨蟠大胆的将带来的兵力做出新的调整。高适改为弓箭手主将,带领五千弓箭手驻守渔阳关卡;李进领一万骑军,为了便于训练,以后就长期驻扎在渔阳关外的草场上,暂时以徐晃、关羽为副将;剩下的一万陌刀兵由颜良领五千,麴义领五千驻扎蓟城。

此外仍旧委派沮授招募流民编入郡兵屯田,一边屯田一边筛选青壮交由颜良、麴义轮番操练方便随时扩军,等时机成熟了,杨蟠还计划整训出一只重甲护卫交给典韦。

一只忙活到光和七年2月,杨蟠的情报部门绑架一人给秘密的送到了蓟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