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弘武佳绩,朝中纷争25(2 / 2)

“一介野道士,能倒弄处什么动静来。”刘宏不屑一顾“众卿家怎么看。”

“陛下,卢议郎有些过滤了,那太平道我也略有耳闻,却是一些愚民,吃不饱肚子,信些神鬼之言,聊以自慰罢了。”

“荒唐,自古以来,只有天子施恩于百姓,一介草民,无论其抱着什么心思,敢与陛下争名,必是大奸大恶之徒,当抓起来严加拷问。”

“李都尉言重了,我大汉信黄老学说由来已久,道士比比皆是,积德行善的道观不知凡几,照李都尉所言,岂不是全杀了?”

“是极,是极……”

“范御史此言有误,我认为……”

朝堂上又开始分成几种不同的观点争论不休起来。

“封胥!你这货去年不是还跟朕提过太平道吗,说说怎么回事?”刘宏说的是张角兄弟托封胥进献宝物的事情。

“陛下!…”卢植见宦官都能进入朝堂之上问政,正待出来呵斥,被关系较好的马日磾拉住。

侍奉在大殿外的封胥听到皇帝大声传唤,赶忙连滚带爬的跑进殿中跪下。

“启禀万岁,奴婢家奴一个,哪有什么见识啊。只是当时那张氏三兄弟,言说方外之人,想要世外得道,就得行善积德,多享香火。加上看那三兄弟也是忠厚之人,奴婢想着也不是啥坏事儿,就跟万岁面前提了一嘴,当时那三个还想瞎了心,想要在京畿传道,不过这个事情却是被奴婢严词回绝,那三人当时也就灰溜溜的离开了京师,我看那三人也算听话,再就没有多做打听。”

“嗯,此事我当时知道。看看,就这么三个野道士,只是信众多了点,动静大了点罢了。那么,卢爱卿,你意如何处理?”

“启禀陛下,太平道能短短几年间发展迅速无非是流民太多,地方官吏良莠不齐,过度压榨所致。只要陛下严查庸官恶吏,任用贤良,必能安抚各地百姓;此外宽宥党人,缓和社会矛盾,招募名望显著之人入朝为官;再者关闭‘西邸’,停止卖官鬻爵,拿出财物……”卢植只顾着滔滔不绝,没看到天子的脸已经黑的跟锅底似的。

“啪!”只见御案上的茶盏砸碎在卢植前面的地上。“够了!”刘宏站起身恶狠狠地盯着卢植“说什么太平道霍乱天下,我看是你卢议郎另有目的,如果真觉得这朝纲如此糜烂,容不下你这般清贵,那么朕给你个机会致仕回乡。”

“陛下息怒。”一众臣子躬身行礼。

“哼!”

见刘宏转身离去,张让很有眼色的跟上,并示意边上的黄门高声唱喏“退朝!”

“哼,这群自以为是的家伙,气死朕了。”回到后宫的刘宏一通打砸,才算是心情舒爽了一些。看着跪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内侍、宫女,不耐烦的甩甩手。“摆驾秀水殿。”

秀水殿是刘宏专门在宫里修的一个浴场,每次烦闷之时都喜欢去泡一泡。

张让知道刘宏的喜好,吩咐将宫里新调教的那一对姐妹花连忙送过去。

等刘宏更衣进殿时,看到准备好的一切,心里对张让更是满意了几分。

享受完的刘宏躺在龙床上,两个妖娆夷女,一个怀抱龙头,一个怀抱龙足,轻轻的按着。“让父,你说渤海杨文约能给调回来吗?”

“陛下,老奴一个身体残缺之人,怎敢插嘴朝政大事啊。”张让连忙跪下。

“哎,起来起来,朝堂之上的那些人,你以为他们就没有私心?一个个道貌岸然,不都是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论忠心,你要比他们强的不知凡几。”

“回陛下,杨文约此人对于治政理事还是有几分手段。杨氏家风虽然又臭又硬,但素来忠于陛下,而且杨氏名望深重,更有利于陛下平衡朝堂上各方势力。”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那渤海郡接任之人你觉得谁更合适?”

“那杨氏二郎听说在经营之道上颇有能为,不如就让他……”

看到刘宏瞪过来的眼神,张让立马跪在地上“老奴该死,老奴该死,老奴僭越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