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茶经立业,谋划利益(2 / 2)

“宴请?可是只见有好菜,不见有酒啊?二弟,你这是有点小家子气了啊,待会可别是有什么事让我帮忙劝父亲、母亲。冲你这抠搜劲儿,我可不管啊。”

“大哥也忒小看人,今儿咱不喝酒,让你们看的东西就得在这方面说道。”说着向大堂外招呼了一声,紧接着几个侍女依次进来,各自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成人空握成拳大小,敞口小足,斜直壁的陶盏。壁身用漆勾勒着红黑线条组成的图案,显得极为精巧庄重。陶盏上方盖一红漆盏盖,同样勾勒出线条,跟下方陶盏形成一个整体。最下方配一盏托。由侍女伺候着在四人身前各自放置妥当。

杨彪好奇掀开盖,只见盏底放置一小撮外形细长匀称、色泽翠绿、白毫显露的草叶状植物。拿起来轻轻嗅之,隐约能闻到淡淡的香气,说不上什么味道,但是感觉清新淡雅,颇为醒脑。“这什么玩意,你这是又唱什么戏呢?”

“大哥,容我先卖个关子,稍后便会揭晓。”紧接着一拍手,外面两个壮硕家仆抬着一瓮滚烫开水进来,瓮边放置一葫芦水瓢。冲侍女一努嘴“按下午我教给你们的,开始吧。”

只见侍女一一揭开盏盖,舀滚烫开水逐一添加在四张陶盏之中。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盏中植物从细瘦变得丰腴,根根竖起,绒毛涨开,叶杆在随着滚烫的开水而流动,突显得更加翠绿妖娆,看的即为喜人。这会儿都不需要放在鼻前就能闻到一股沁人的香气扑面而来,杨赐父子感觉一整天的疲惫都轻松了不少。

杨蟠笑嘻嘻的拖着盏托,恭敬递到杨赐手上“父亲,尝尝看味道如何。”

杨赐接过陶盏,轻轻抿了一口,只觉口中感觉微涩,还有一丝丝若隐若无的苦味,紧接着阵阵清香在口中炸开,顿时让人精神振奋了许多,咽下后从口腔一路舒爽到胸腔、腹中,浑身上下暖了起来。忍不住又抿了一大口,咽下去后才张嘴说道。“你个小家伙,折腾许久怕是不只让我喝水养神,说说看,这是什么,一种新发现的草药汤么?”

“哈哈,父亲英明,其实这东西你们应该都听过,家里还拿着它熏蒸除虫。”

“二弟所说的莫非是茶叶?可是为兄曾经招待荆南同僚时也随他们喝过,不论是形态还是口味,都比这差的天差地远。”

杨蟠遣退侍女,“父亲、母亲、大哥,先用饭,这事说来话长,我们吃饱后边饮茶边聊。”

随后杨蟠半真半假的告诉家人他在一部古书残卷中看到茶叶的分类、种植、功效以及作者对茶叶药用、食用的设想。于是最近趁着闲来无事在家中反复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炒茶方法以及配套的饮用工具,如何煮泡,以及后期该如何推广,还给出了拉拢亲近家族一起经营的想法。

“父亲,这茶具别致典雅,茶汤清淡提神,着实是一难得的雅物。若如二弟此般分析的那样,其中利益肯定可观,确实可以作为一项不错的族产。我弘农杨氏人丁单薄,诚如二弟所说,可以邀请其他几大族共同经营,以防利益过大平白树敌的同时,也能给家族的壮大留下后手。”

“彪儿说得对,如此咱父子三人今夜商量出一个可行方案出来。蟠儿这两日将此茶多准备一些。待休沐日为父分别找些老友去走动走动。”

杨蟠对茶叶做了一些分类,成色最好的那一批茶叶单另拿出。让木匠用上好的木料做成长匣,抽拉匣盖上雕刻花纹并镶嵌三寸玉牌,玉牌上雕刻“紫阳毛尖”。匣身篆刻抄自《茶经》的“茶之为用,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杨蟠将包装文化秀了个遍,剩下的就看他老爷子的面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