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 / 2)

其余的钱,由武家来筹备。

一个酒坊要买下,怎么也要几千贯。

这个数额并不算高,林冲还是禁军教头的时候,买把宝刀就要三千贯。

至于赵巢和刘衡出的钱多与少,这就要怎么算了。

钱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有了他们两个人的参与,武大郎不用再担心酒酿出来后销路问题。

有这两人保驾护航,烈酒顺利推向市场不会有问题,竞争对手想要下黑手,也得考虑县尉的影响。

事情简单的敲定,天色也晚了。

赵巢和刘衡一起离开。

两人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后。

赵巢缓缓开口:“老刘,武大的底细你可清楚了?”

刘衡点点头:“赵哥,他这饭馆刚开的时候,就有意让我入股。当时我对这小店没有兴趣,不过那会儿就派人去清河县了解情况。手下人带回来的消息,和他自己说的基本属实。”

从称呼上看,两人私下里的关系相当不错。

“不过,”刘衡又斟酌着说:“要说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是那潘娘子。”

“哦?她有什么问题?”赵巢脑中浮现出金莲漂亮的面孔,第一次见面,金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是长相漂亮,而是面对他和刘衡时,展露出来的落落大方,而且一点也没有一般人对官府官员的拘谨。

武大郎面对他俩的时候,还总是流露出民对官的小意惶恐。

但在金莲身上,他完全没有感受到这种感觉。

似乎她完全不在意自己和刘衡的身份。

刘衡哪里知道赵巢此时已经在脑中转过这么多念头,他说道:“据打听,武大是因为总有泼皮垂涎潘娘子的美貌,不得已卖掉祖产搬来我们阳谷,但两人来到阳谷后,却先和离,不知是何故?”

“这是其一。其二,以前在清河县,这潘娘子轻易不出门,但来到阳谷县后就像是变了个人,又是做出金莲衣,又是几乎天天上街,和武大聊天,似乎这油条也是潘娘子让他做起来的。”

赵巢听着这些八卦,默默虬髯,说:“听上去,这潘娘子来阳谷后,变化巨大。看她这一桩桩,倒也是名奇娘子啊。”

“赵哥说的是,我怀疑他们要酿酒,也是潘娘子做主的呢。因为我派的人在清河县打听武大郎,从没人说他擅酿酒。”

两人又一起沉默了一会儿。

还是赵巢缓缓开口:“不管这潘娘子还是武大如何,他们的烈酒做成了,确实是非常好的生意。”

“赵哥看好这营生?”

“当然,这样的酒才叫酒啊。喝过这种再喝其他的,可就喝不下去了。且其他人尚不懂如何酿烈酒,武家售卖是独一份,到时我们派人送往济南府甚至更广远的地方卖,这得赚多少!”

这也是赵巢答应入股的原因。

……

武氏饭馆内,金莲和武大郎也在复盘今天的情况。

(今天只这一章,明天补上,明天更3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