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起源267(1 / 2)

“宇宙识别是基于什么理论基础呢?时空原生态的量子效应?”李哲慧迷茫了,“在宇宙初始,量子效应还能呈现?”

“时空的原始记忆,宇宙本身就是个不断生灭的生命体,”陶母道,“一切尽在未知之中,有待你们去探索。”

“如果宇宙的尽头,十三维时空有两个终极文明,将会怎样?”泰普尔道。

“有限的时空,互不相承的文明,无尽的等待,要么融合,要么对立毁灭,毁灭中求生!”陶母道。

“如此说来,如文明能从低维向高维跃迁,为能在宇宙尽头的生存,不同文明应在先期互相消灭,减少竞争对手。”艾米丽说。

“终极的轮回风险让很多文明止步不前,他们沉溺于自己小宇宙的田园,文明只有融合壮大自己才能尽快走向高维,过早的清除相残可能永远无法到达终点。”陶母道,“这也是银河文明选择你们的原因。”

“空间有限吗,大与小如何表达?”李哲慧问。

“以空间相对论来说,这是个虚命题,任何空间都可以说是无限大或无限小。如果按一定比例缩小,你可以把我们的宇宙放入一个原子里。换句话说原子里存在一个宇宙也不无可能,”陶母道,“先不讨论这些哲学玄论了,理论重在实践。一切都需要验证、亲历!我领大家参观下我们的丽塔星球,它仰赖我们的太阳祁明星的光辉,丽塔行星的重力场参数是1.2g,你们应该可以适应,要不你们可以穿上我们为你们配置的反重力鞋,适当调整参数可以让你们有回到地球的感觉。当然你们如想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可以把相关参数适当调高。”

陶母带领姜松他们乘飞船飞向丽塔星,玛雅留在了空间站。

“你们将在哪里参加欢迎晚宴。”陶母说,“银河联邦期待着你们的到来!”

“非常感谢,”大家齐声道,“但愿没给你们添麻烦。”

“你们是我们的贵客。”陶母道。

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十分融洽。

“银河文明中有两千八百一十二个文明已在丽塔星设有星际络处,他们的文明形态多样,有飞翔文明、地心文明、岩石文明等,来自W星的火山文明在你们的蒙昧时代已完全掌握了恒星资源利用技术。”陶母闲聊向众人介绍道,“银河文明还有九千多个文明没有加入银河联邦,他们崇尚自然,不愿和外界接触,处于文明的田园时代。”

“银河文明之间还有暴力冲突吗?”泰普尔问。

“暴力冲突是蒙昧时代的象征,文明懂得自我制约。个人暴力是犯罪,集体暴力是明目张胆的抢劫,银河文明任蒙昧种族自生自灭,如果有文明退化,银河文明会对其制裁。”陶母道,“银河联邦不是你们意义上的国家,它是银河文明的权力机构,它的宗旨是维护文明的稳定持续发展,它有自己的银河卫士。”

在大家的说笑声中,一个红褐色的星球出现在众人面前,一个个空间站星罗棋布在近地轨道上,奇形怪状的飞船在光速公路上穿梭,如一条条光河在丽塔星上空交汇分流。丽塔星的建筑大多如竖立的蛋壳,陶母介绍说:“蛋壳形建筑中心有主塔楼,四周可拓展出很多空间作为居民活动场所或飞船停机坪,当然也可以种一些花木蔬菜,节约了好多土地资源。我们虽然能不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各种食品,但一些绿色田园主义者仍热衷于大地上的绿色原产食品,丽塔星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满足他们的要求。”

“蛋壳形建筑虽然节约了土地资源,可也过多地占用了空间资源。”姜松说。

“主塔楼的周围平台皆可折叠,如蝴蝶活动的两翼,主塔楼还能自动升降调节高度。”

“丽塔星地下不是得有很大空旷空间吗?”艾米丽说。

“我们的建筑都是超薄的高强度纳米材料,如果把一个个建筑都折叠起来丽塔星的所有城域都会变成一片平原,一个千米的建筑折叠起来,它在地面上的尺寸也只有两厘米,只是一本书的厚度。它还能随意移动、分解、拼装,重复利用。”

飞船在空中缓缓飞行,陶母如同大家的导游。

丽塔星上一个个蛋壳形建筑从地面徐徐升起,又像蝴蝶徐徐展开双翼。

“这是外星文明联络处,专门接待外星文明来客。”陶母说。

飞船在一个蝴蝶翼上降落了,大家随陶母走出飞船,发现上面如同地面一样,有各色花草树木,还有很大的广场和喷泉。

“这花草树木也是纳米分子生成的,与自然生成的花草树木一样,”陶母说,“喷泉池水有专门的纳米供水管道,建筑折叠时池水会流向地面的湖泊、池塘或流入其他刚展开的建筑的水池中;如果需要还可以把折叠建筑中的池水喷发到空中,来一场小范围的清洁降雨。”

“你们的建筑技术真是神奇呀!”李哲慧赞叹道。

“这都是宇宙田园主义者的创造。”陶母说,“他们想保持丽塔星球的生态原貌。”

“怎么不见欢迎的人群呀?”艾米丽说。

“你们的到来对银河文明当然很重要,但我们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个文明的来访,其中还有外星系的,前不久还接待了仙女座和大犬座星系的文明使者。丽塔星人们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享受自然生命,对此类文明来访已习以为常。”陶母说。

“这是一个文明成熟的表现,你们已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参透生死轮回。”姜松说,“我们的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仙女座星系人来干什么,不知方便告知一下吗?”泰普尔问。

“没什么可对你们保密的,”陶母道,“他们来探讨两个星系融合的恰当方式,想通过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减少被吞噬湮灭的星球数量,保存更多的文明。”

“仙女座为什么会向银河系靠拢?”艾米丽问。

陶母说:“仙女座和银河系中的黑洞文明要融合,他们是宇宙平衡者,宇宙田园生活的代表,银河文明的田园主义者一部分就是受他们的影响。黑洞文明认为融合后的超级星系黑洞能降低四维宇宙向三维宇宙的跌落,从而更久地维持黑洞文明。当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的黑洞信使转告的,只是要牺牲不少黑洞边缘文明。我们目前正联合研究恒星空间漂移技术,希望在那时能逃脱一劫。我们是宇宙修补者,而你们有可能成为宇宙创生者。”

“让我们携手共进吧,”姜松说,“其实宇宙田园主义也是文明的一种选择和发展方向。如能阻止四维宇宙向三维跌落,平衡宇宙能量,及时修补维持永恒的四维宇宙不跌落,把整个宇宙维度平衡在四维,宇宙田园生活就能永恒存在啦!”

“自我封闭的宇宙文明发展会逐渐停滞,那不是我们的选择,再说如能从整个维度系统中剥离一个维度世界那可是宇宙创生者的事啦,能不能走到那一步还有待你们努力。”

大家来到了银河联邦会议大厅,银河联邦委员会执政代表和一些科学家都在那里聚齐了,他们站起欢迎远方文明使者。双方做了一些礼节性谈话,并在陶母的建议下接纳泰普尔和艾米丽为地球文明常驻银河联邦使者,保持与孟江文明的沟通交流。

随后大家又进行了科学理论的探讨交流,最后银河联邦空间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西勒思问姜松道:“你对宇宙初始是如何认识的?”

姜松说:“宇宙初始有可能是无限空间或无限质量奇点,前者空间塌缩形成多个有限质量奇点,从而产生奇点爆炸形成多个宇宙;后者就是我们的宇宙模型,奇点爆炸形成多维度宇宙。”

“你开放型的思维有助于今后的探索,”西勒思说,“银河文明将给予你们必要支持。”

会议后,姜松他们稍作休息,便参加了银河文明为他们举行的欢迎宴会,在一片灯火辉煌中他们彼此加深了了解,建立了信任和友谊。

姜松和李哲慧在银河联邦又进行了一个月的参观学习,便在陶母的引领下乘伏羲号飞向银河黑洞文明。

黑洞的另一端是白洞,黑洞和白洞在银河黑洞文明的控制下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衍化,他们是宇宙修补者和宇宙平衡者,有谁能想象出在银河系的中心黑洞里能衍生出一个终极的银河文明----黑洞田园文明?他们的母星在那黑洞奇点的黑洞生命带,哪里有着一个庞大的黑洞银河,时空在哪里扭曲变形,极小的空间处衍化出无穷星辰,星辰围绕一个类似DNA单螺旋的时空罗列,它是通往五维世界的宇宙之门。而黑洞文明就处于那黑洞生命带螺旋星辰中,那螺旋上有他们的太阳和地球,他们的母星叫祁东星,太阳是永明。永明星以超光速绕黑洞运转,奔驰在那超光速轨道上。他们的生活充满光明,时间在他们那里已相对永生,原生黑洞人没有衰老期,只有成长期。银河人如到他们那里也会立即停止衰老,他们的空间环境为超光速。黑洞附近有着丰富的能源物质,他们的物质生活极度丰富,他们过着黑洞田园生活,拥有着远远超出银河系的文明,他们相对掌握了时间。

伏羲号飞船在飞往银河黑洞的过程中受黑洞引力而不断加速,又在飞船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到达光速,最后在黑洞空间环境会以超光速前行,超光速飞行中黑洞对伏羲号的引力效应会减弱,也能削低黑洞中的时空扭曲,伏羲号以超光速在黑洞中自由翱翔。

陶母用量子通讯机与银河文明在祁东星上的银河信使苏素进行了联系,按苏素提供的祁东星参数和黑洞航迹伏羲号进行了轨迹系统平衡微调,设定了巡航轨迹和黑洞空间中的加减速坐标点,并配置了速度渐变平衡系统,确保伏羲号能顺利抵达祁东星。

在一片光雾中伏羲号象一个光海中的溜冰者,梭梭掠行而逝,一粒粒光子象金色的丝线织成光的缎带在伏羲号左右涌动,飞船前如同梵高画上的旋转星空,愈远愈淡,从光怪陆离的色斑渐渐变成灰褐色和一个小黑点,李哲慧看着眼前的一幕,如同置身梦境。

终于飞船减速了,姜松知道快到祁东星了,在祁东星的上空飞船将绕祁东星以超光速巡航,单在祁东星上看伏羲号是静止的,因为伏羲号在随祁东星同步自转的同时会与祁东星一起以超光速随永明星绕黑洞旋转。

陶母的量子通信机闪出一片光晕,苏素发来指令,伏羲号已融入永明星空间环境,要飞船做好重力系统修正调试,伏羲号将在祁东星空间站轨道停泊。

伏羲号关闭了动力装置,启动了停泊系统,飞船缓缓降落在祁东星空间站。

在空天传输装置中姜松、李哲慧与陶母一起来到了祁东星,他们来到了一个山间的谷底平台上。

姜松和李哲慧举目向四周张望,只见漫山遍野的石头建筑散布在山腰和山脚的树丛中,山壁的石窗上透出山体中辉煌夺目、五彩缤纷的灯火。山顶上高耸着一个空中悬空建筑,好似一个鸟巢,那里如夜空中的星空,祁东星的人们在鸟巢上镶嵌了颗颗明亮的宝石。时间已近祁东星的黄昏,姜松与李哲慧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

苏素正在他们不远处一个石头房子门前与他们招手。

他们快步走过去,陶母与苏素亲切拥抱在一起,陶母向苏素介绍了姜松和李哲慧,苏素与姜松和李哲慧一一握手,“欢迎你们,”苏素道,“这里是祁东星,宇宙的田园。”

他们一起走进了那小石屋,石屋内倒是别有洞天。

苏素介绍说:“黑洞文明虽然拥有超光速科技走向永生,但他们向往纯朴安宁的田园生活。虽然在宇宙的尺度他们最终要消亡,但在这里他们得到了永生。为维持宇宙平衡,减缓时空的跌落,他们会定期发射黑洞奇点导弹创造出一个个四维宇宙的新恒星,同时白洞也会向五维宇宙喷发物资能量,防止五维宇宙过快地跌入四维。”

苏素按了一个石墙上的按钮,从一个水晶屏幕上可看到一群人在大山的原始森林里采集野果。不远的小溪谷里另一群人在耕耘劳作,休闲时他们饮酒欢歌,青年情侣卿卿我我。他们厌倦名利科技,虽然科技待他们不薄。他们没有货币,文明探索对他们来说是孩子童真的美梦,顺应自然才是他们的宿命。他们与天地同乐,享受着黑洞田园生活。

水晶屏幕上又出现一个宏大的空间城市,黑洞人在其中飞梭。在一山顶的庙宇廊檐下,一群人正在吟诵经文,他们面含微笑,神态安详,眼神里洋溢着生命之光。

“真有点羡慕他们的生活。”李哲慧说,“他们的文明已融入自然,徜徉在光明的海洋。”

“文明有不同的追求,”姜松说,“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生活,但我们现在不能停息。”

伏羲号飞船在黑洞文明的空间站加装了黑洞文明的超光速动力系统,配置了时空扭曲速度自动平衡系统,能在特殊时空自动调节飞船速度,适应时空扭曲环境,平衡飞船时空参数,最后又给伏羲号喷上了一层透明的光粒保护膜。

在黑洞人的指引下,当祁东星转到永明星与黑洞之间时,伏羲号开启了地球文明和黑洞文明结合的双重动力平衡系统。陶母没有和伏羲号同行,他和苏素作为银河文明与黑洞文明的信使留在了祁东星,过上了他们的黑洞田园生活。姜松把带来的一对鸭嘴兽作为吉祥礼物送給了陶母和苏素,感谢他们的帮助并祝愿他们幸福快乐,便和李哲慧一起向那未知世界飞去。

在超光速引擎强大动力下飞船以超光速飞驰,伏羲号挣脱了黑洞引力的束缚一路前行,消失在群星中的螺旋隧道中。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姜松和李哲慧眼前出现了一片星海。

“四维宇宙的文明使者,欢迎你们来到五维宇宙。”

伏羲号的宇宙语言翻译器响起了一声清脆的问候,如同清晨的鸟啼。

随即伏羲号四周好像罩上了白色的球壳,伏羲号象一个钟摆在那球壳内晃荡不停,最后终于象失去动力的秋千停了下来。

“你们已安全通过四维五维的最后空间屏障,到达五维宇宙。”

姜松和李哲慧向飞船舷窗望去,外面空荡荡的空间闪着奇异的光芒。

“你们看不到我们,我们的生命已衍化为能量。”

“一个魔幻的能量文明,”姜松道,“生命形态真是奇妙呀!”

“我们掌握了物质与能量的完美互化技术,我们的生命在后天都会匹配一个能量精灵,能量耗尽,精灵失去光辉,我们也会消失。”

“我们可以转化成你们的生命体,顷刻复制你们的所有技术。”

话音刚落,姜松和李哲慧就看到了舷窗外的另一个伏羲号,里面还有他们自己。

“你们对更高的时空和生命是怎样认识的?”姜松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