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起源166(1 / 2)

星河传说游戏科鲁历2065年,科鲁星球孟江大陆上,这片原始大陆已诞生了以丘国为中心的众多文明。初夏的阳光照在孟江大陆西兰岛附近的海面上,泛起一片霞光晕彩。海鸟翱翔在清晨的薄雾中,奏响了一天的欢娱曲鸣。早起的渔民划动船儿追逐着鱼虾,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一切是那么的恬静自然。

兰岛上没有高楼大厦,只零星地散落着几十户渔民的窝棚。岛上参天古木荫天蔽日,轻柔的海风给渔民们送来丝丝清凉,这海岛中的遗世田园真是人生极致,一日胜过千年。

他们多是风浪中搁浅避难的渔民,他们厌倦了俗世烟尘,留在这里过着自己向往的日月。兰岛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名利纷争,有鱼虾做他们的佳肴,清酒一壶,两三知己,笑谈人生;凌海踏波,长歌当空,沐清风兮浪拂身,观日听涛时无痕,悠闲美好生活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直到一艘科考船在兰岛附件的海床上发现了铀矿石,才打破了那份难得的宁静。孟江大陆文明整体还处于核能开发利用阶段,绝大多数国家均已把核能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只有冰坨、麦芽等几个小国未全面发展核能,保持着相对原生态的田园生活。而孟江大陆上的丘国、里达、內加三大国已开启了光能技术的大门,丘国则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光能开发利用的密匙。在空间能源物理家、光学先驱焕斗的带领下,丘国早在10年前的2056年就已成功试飞了第一艘亚光速飞船女娲号。其初始速度能在10秒内提升至光速的1%,最高巡航速度能至光速的60%,即使以初始速度每秒3000公里航行,它也会眨眼间飞掠科鲁星,它的出现曾一度让其他国家感到莫名的恐慌。丘国执政官王宝在发布拥有亚光速飞船的同时向各国承诺了光速科技新时代丘国的三项准则:一、永远和平利用核能技术;二、光速科技只在科鲁星安全环境受到威胁影响时才有限度使用;三、光速科技将用于宇宙探索事业,女娲号亚光速飞船将和平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谋取新的生存空间,保护和平家园。

在如此庄严的承诺下,各国才稍稍心安,明天的太阳依然会灿烂升起。里达、內加也加紧了光速科技的研究,希望能早日造出他们的亚光速飞船;其他各国在未有能力研发光速科技前则加紧了对核能资源的控制和掠夺。各国人民对光速科技非常向往,各地群体纷纷集会强烈要求成立孟江和平联盟政府,各国消除文化和地域分歧,携手共创光能文明!各国政府执政官顺应人民的要求积极和丘国沟通,于2068年成立科鲁星孟江大陆和平联盟政府,各国一致推举原丘国执政官王宝担任首届和平联盟政府执政官,各国技术共享,文明即将迈入光速科技的大门。

里达、內加光学科技大国加入后,在丘国女娲号亚光速飞船的技术基础上,和平联盟政府于2074年1月13日突破了光速科技的最后一道壁垒---光速奇点效益,研发出核聚变动力系统为常规初始动力的奇点引擎动力系统,它不仅能化解因飞船接近光速产生奇点的干扰,还能利用奇点引擎吸收空间粒子,释放聚变亚原子能量和中微子光子束为飞船提供以抵近光速飞行的可持续动力来源。2076年2月28日,经过两年多的组装、调试、验证、完善,他们放飞了第一艘近光速飞船伏羲号,它的初始航速能在10秒内达到光速的2%,最大能以光速的96%飞行,如再借助空间重力场加速可以光速的99.999%飞行,甚至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能以光速或超光速飞行。孟江大陆恢复了它的宁静安详岁月,他们也迎来了宇宙星际探索的大航海时期。

正当他们狂欢,欢欣雀跃憧憬美好前景之际,科鲁历2078年1月16日,一封来自盘河系中心的宇宙量子信息震惊了每一位孟江人。它首先被丘国射电望远镜信息中心收到,宇宙语言密码专家姜松启动宇宙语言信息系统破译了信息内容:科鲁文明人!千万年来你们一直缓缓前行,直到今日才有能力跨进星河。你们并不孤独,整个盘河都见证了你们的成长,聆听了你们的欢歌。盘河文明欣喜你们文明的勇敢探索,期待你们成为盘河文明的一员。宇宙并非杂乱无章,它的秩序也非唯一,文明终归和谐一体。宇宙时空衍化了文明,时空本身也终将跌落,文明唯有走向高维时空,才有希望延续。我们的文明是盘河系黑洞边缘文明,盘河系星核内孕育了黑洞文明。我们的宇宙是十三维的,生命走向高维时空才能洞察宇宙,与宇宙同在,乃至脱身宇宙轮回。在时空跌落前走向高维,文明将得永生。你们的文明代码是DQFX&,请标志在你们的飞船主控系统以供检索。友情提示,天鹰星有我们的星门,它能指引你们通向盘河文明。

期待你们的到来!

盘河系第3678952号空间站主管:陶母

盘河年8796543711127

这封盘河文明邀请函引起了孟江大陆轩然大波,虽然知道这一天会必然到来,但他们似乎还没有完全做好迎接它的准备,就象蹒跚前行的婴孩不习惯奔跑,断奶的孩童留恋乳香,孟江文明有点受宠若惊。和平联盟政府召开各国政府代表会,丘、里达、內加三个光能科技大国做了重要发言。里达代表辛米勒认为文明星际探索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孟江文明加入盘河文明进行星际探索时机尚不成熟;內加代表泰普尔认为盲目轻信一个未知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有着不可预知的风险;轮到丘国代表发言时,光学大师焕斗说:“文明的发展的是多方向、多元化的,但最终会走向一体化,相互包容。处于我们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我们需要高瞻远瞩,需要勇气去面对机遇和挑战,如果小河不汇入江海,它永远不会腾起美丽炫目的洁白浪花。机遇就在眼前,我们不容错过!”

“可他们为什么直到今天才给我们发邀请函,而从来不来拜访我们呢?”高昌国代表李哲慧问。

“其实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科技如蜗牛般爬行时,你会企寄一个掠光而行的文明停下来看你一眼吗?我们未有自己的近光速飞船前,我们的文明与他们没有交集。就如蒙昧的原始人无法理解量子,先时的我们可能也无法理解他们的宇宙认识。”

利星国代表艾米丽说:“光速科技是一个打开宇宙文明的钥匙,是一个文明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代表了文明前行的方向----包容而不是毁灭!”

“虽然我们拥有了近光速飞船,但我们的这趟旅程也是充满了考验,这也是盘河文明给我们的一次机遇和挑战。”焕斗意味深长地说。

最终大家一致认定此行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但与盘河文明的通信是单向的,孟江人虽然掌握了量子通信技术,但没有在盘河系这么遥远的空间范围内建立起量子通信系统,无法通过通信了解更多的盘河文明信息。

筹备伏羲号远航的工作准备了两年,伏羲号经过系统周密的试飞调试,装备了星际远航的众多黑科技,精选培备了飞船随行人员。最后经过各国政府代表民主推选,和平联盟政府最终确定由焕斗担任宇航顾问和科考员,里达国空间物理学家辛米勒(女)为科考员,高昌国宇宙学家、医学家、教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宇航员李哲慧为随船保健医生,电脑又在众多备选名单中随机抽取了內加光学家、化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政治外交学家泰普尔为随船科考员,利星国作家、画家、空间物理学家、律师艾米丽(女)为随船科考员,丘国宇航员、黑洞奇点学家、哲学家、宇宙学家、空间能源学家姜松为伏羲号船长,并随船带了一对鸭嘴兽作为飞船吉祥物,孟江人的第一次宇宙星空探索终于拉开了帷幕。

科鲁历2080年1月1日,伏羲号近光速飞船已在科鲁星同步轨道整装待发。和平联盟执政官王宝等联盟政府官员、各国科学家代表乘坐女娲号亚光速飞船为伏羲号船员送行。

“不畏艰难险阻,历尽宇宙星辰,我们的文明之光终将掠过浩宇,抵达星际尽头;永不停息,莫问归期,时光重生,星河相聚!”姜松代表全体船员向同胞发表了临行誓词!太阳如一颗硕大的钻石辉映四宇,蔚蓝的星球家园象一个蓝色的蝴蝶翩翩鼓翼,前途茫茫,大家眼睛湿润了。

亿万孟江同胞注视着电视荧幕上这悲壮的场景,无不潸然泪下。

“你们的背后是灿烂文明,你们的前方是星辰大海!永远前行直至时空尽头!出发!”王宝一声令下,姜松启动了伏羲号主控电脑自动点火系统和自动驾驶导航系统,伏羲号呼啸着朝天鹰星飞去,孟江文明如初步星海的少年迈出了她坚实雄伟的第一步。在飞船反重力系统、加速调节系统、自动平衡系统、时空扭曲识别微调系统调节下,船员们没有任何不适,飞船瞬间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30分钟后飞船已进入96%近光速巡航阶段,本来飞船可以在1分钟内跃进近光速,但伏羲号选择了较平稳的加速模式。

伏羲号船员望着飞船舷窗外灰紫色的光线如江河般向后飞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星际航行如今终于实现了,伏羲号的旅程没有终点。它将跨越星空到达宇宙的尽头,探索那终极的秘密。

伏羲号开启了它的宇航日志,纪元为伏羲元年一月一日,它要记录下文明的火种轨迹。

伏羲元年一月二日清晨八点,船员们在伏羲号模拟重力系统餐厅吃过早餐后,来到了飞船主舱大厅,大家闲聊起来。

“你们认为天狼星星门可能在什么位置?”焕斗问。

辛米勒说:“天鹰星是双星系统,假如有高级文明的星门,很可能在双星系统之间的重心坐标处,因为它的特殊位置参数最适合启动星门。”

“我们还是先拜访下天鹰星土著文明才好。”艾米丽微笑道。

“不知哪里有没有土著文明?”’泰普尔说。

“既然哪里有通往银河文明的星门,文明在那里肯定存在过。”李哲慧有点自信。

“按理说是如此,星门是文明联系的通道,没有文明会在一个蛮荒之地开辟一个星门。”艾米丽说。

“可我们至今依然没有发现天鹰星的行星。”辛米勒有点疑惑。

“我们以前没有发现天鹰星行星很可能是天鹰星的双星系统效益作怪,行星的凌日效应被其相邻的星光所掩盖,如同在多个灯光的照耀下身处其中的物体影子会减弱或消失。”姜松分析说。

“如果没有行星,天鹰星又为谁而生,孤悬于一片空旷之中,它的光辉岂不是浪费掉了吗?”泰普尔幽默地笑道。

“这盘河文明也真是马虎,为什么不向我们指明星门的具体所在?”艾米丽调侃说。

“你以为盘河文明的入场劵是那么好拿的呀?这正是对我们的考验。”姜松一语中的。

“我们还是要先寻找天鹰星的行星文明才是,”焕斗说,“我们的飞船已设定在距离天鹰星十分之一光年处减速进行常规航行,那里应是我们新发现的起点,天鹰星的行星应该在这个空间尺度范围内。”焕斗胸有成竹。

“大家谈谈自己对宇宙空间的最新理解,”姜松道,“是不是盘河文明说的那样高维空间最终要跌入低维空间,直至跌入零维再来一场大爆炸来重启宇宙时空呢?”

“物理理论认为宇宙可能是十一维的,只有我们的四维宇宙能被我们所感知,其他的维度空间都被扭曲于微观的时空中,不能被我们所感知。”焕斗老生常谈。

“其实零维也是一个维度,是宇宙的一种终极状态。如果有那么一个零维奇点,从哲学角度上来说也应该有两个对应的正负奇点和一个与两个奇点同生的十二维时空,这个时空是两奇点暂时共存形成的,不然零维奇点不可能形成。只有存在相对的两个正负奇点,并相互作用下才能造成其中一个奇点爆炸产生维度空间宇宙,正是未爆炸的奇点压缩新生宇宙的高维跌入低维,当所有维度都跌入奇点时,另一个奇点才开始爆炸产生另一个宇宙,如此循环往复。一个奇点只是零维的时空,另一个奇点是零维的物质,他们相伴而生,不断在物质和时空间转换,相互催生,如太极的阴阳,当一个奇点衍化成多维度宇宙时,另一个隐身于宇宙维度之外,拉伸多维度宇宙走向奇点。我们的宇宙外有一个奇点,它就像我们的伴生宇宙,我们的宇宙因它而生,因它而灭,,算上零维和伴生宇宙奇点效应下的十二维时空,整个宇宙应有十三个维度,只是我们的宇宙只有十一个维度。”姜松道。

“我们的宇宙寂灭另一个新生。”泰尔普自语。

“十一维宇宙是从零维产生而整体向低维跌落,这意味着各个维度时空的文明都要在本维度空间跌落前进入更高维度才能幸存,如最终能进入十一维度时空,有可能获得永生,但还要在十一维跌落前通过十二维进入新宇宙才有可能逃脱本宇宙轮回。”李哲慧说。

“如果能把低维度物质拉回高维度,有可能维持不同维度空间的平衡,修补宇宙跌落。”艾米丽道。

“但时空的跌落总体是不可逆的,可以借助文明从低维向高维跃迁暂时延缓时空跌落,文明也得以延续。”辛米勒说。

“文明生命接近奇点,在初始爆炸中能逃脱湮灭吗?”姜松问。

“大爆炸初始时空膨胀的速度远大于光速,文明之舟有可能随时空膨胀至爆炸外延时空而得以保存,进而寻找创造新的家园。”焕斗说。

“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宇宙模式,我们的宇宙外或宇宙中还有其他宇宙,只要我们打通宇宙壁垒,就能进入一个新宇宙?”艾米丽问。

“找到宇宙壁垒也就到了宇宙尽头,那里是什么?奇点?虚无?物质?能量?往外是宏观宇宙,往内是微观世界,如有宇宙壁垒或许是我们所说的奇点临界!”姜松道,“一切都会回到原点。”

“也许我们只是属于这个四维时空,只能随着四维跌落!”辛米勒感叹道,“世界如此博大奇妙,充满未知,我们如同星海中的蚂蚁,却想要与宇宙时空赛跑。”

“盘河文明是边缘黑洞文明,黑洞的另一端是白洞,通过黑洞有可能完成跨维度跃迁,走向高维世界。”焕斗笑道,“盘河文明已暗示我们,我们的理论也佐证了这一点。”

“我们的伏羲号能进入黑洞并穿过黑洞吗?”李哲慧问。

“黑洞奇特的时空我们还未完全了解,”姜松道,“也许盘河文明和黑洞文明能与我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伏羲号航行的第十天,天鹰星已变成乒乓球般的白色钻石,它的伴星也如一颗杏核发出明亮的光芒,所有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心情无比澎湃,伏羲号已航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伏羲号在近光速飞行中产生了时空效应,飞船上的时间延缓了,真是有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感觉。如此算来当伏羲号到达离科鲁8.6光年的天鹰星时姜松他们在飞船上会感觉时间才过去一个月,实际上飞船外宇宙空间时间已过去10年了。第二十天时天鹰星已如同科鲁星的太阳了。船员们恍然回到了科鲁星,此时在飞船的显示屏上已隐约能看到芝麻粒大小的星际物质,第二十八天时那芝麻粒变成了一颗颗小黑豆,纵横罗列,一连十二颗绕着天鹰星徐徐旋转。“行星、行星!”大家欢呼着,彼此拥抱祝贺。因天鹰星双星系统的影响他们都绕天鹰星及其伴星作类似椭圆运动。离天鹰星最近的一颗行星离天鹰星与其伴星的重心点约是科鲁星到其太阳的2倍距离,在这个位置上双星系重力已可以在天体运动中模糊为一个重力系统。或许以前有更近的行星,皆因其近距离复杂重力系统不规则运动而湮灭为星际能量物质,被天鹰星双星吞噬。

“宇宙也懂平衡学,双星的行星在一定距离仍可绕双星作相对有规律运动,为生命的起源孕育适宜环境条件;如是三星系统在一定远的距离也可能会有行星做有规律运动,一定远的空间内可平衡湮灭多星系统复杂的重力场,把其多星模糊为一个整体。看来双龙戏珠、二日夺星可能是一个科学幻想了。”泰普尔说。

姜松道:“宇宙本身好似个智慧体,远比我们想象的博大精深。”

“宇宙即复杂也简单,复杂到极致也就走向了简单,物极必反嘛,”焕斗笑道,“长时间盯着一个物体看有时倒不如瞥一眼印象深刻。”大家都心有同感。

当天鹰星伴星跟科鲁星太阳一般大小时,伏羲号减速了,伏羲号先绕天鹰星及其伴星飞行,随后飞入天鹰星系,进入其行星系统。伏羲号对其行星进行了系统测绘,发现其最内侧行星象个橄榄球,在双星系统的重力场下象一个不断呼吸喷吐泥沙的河蚌,不时有岩浆从橄榄球的两端喷涌而出,竟是一个奇特的火山星。再往外三颗是荒凉的岩石行星,第五至七颗行星是重金属行星,第八颗竟是个冰山星球,外围三颗是荒凉的火山星,第九颗行星上发现了液体水和大气层,有生命存在迹象。大家惊喜万分,伏羲号向其飞去,一个暗蓝色的星球渐渐浮现在大家面前。从飞船显示的全息图像看,它的上面被波涛汹涌的海洋覆盖,只有零星的岛屿,两极有冰川。随着伏羲号的抵近有两个最大的岛屿出现在大家面前,上面植被茂密,其余小岛上全是暗褐色的礁石。伏羲号在一个大岛发现了星罗棋布的金字塔建筑,众人都神色凝重,好像来到了远古的科鲁。

艾米丽喃喃地说:“或许传说是真的,天鹰星人曾给科鲁带去他们的文明?”

“如此发达的文明为何未在太空发现他们的飞船或航天器?”李哲慧不由自语道。

“亦或是处于一个文明的没落期吧!”辛米勒说。

伏羲号悬停在离它三分之一的星月距离处对它全面扫描分析,飞船主控电脑显示海面有智慧生命建造物,象一个倒覆的船体,海底也发现了众多金字塔,有鱼人生命生存其中,其科技水平处于科鲁星的登月时代;发现金字塔的大岛上有智能生命,生产方式处于科鲁星的石器时代。

“这么看来他们是一个海洋生命文明。”泰普尔说,“他们正努力摆脱海洋的束缚,企冀走上岛屿,那倒覆的船体或许就是他们的空间站,不知道他们的武器是什么?”

伏羲号主控电脑分析显示,这样一个文明,极有可能掌握了电磁力,拥有磁暴技术,能研发磁力核弹。

伏羲号开启了防护系统,继续下降,最后在那个大岛的一片金字塔的上空悬停下来。

“我们要和天鹰星文明开始第一次接触了。”姜松笑道。

不远处的一个小山谷里,隐约可看到手握石斧的天鹰星人,他们长发垂肩,葛藤束腰,宛如原始人。他们中有人发现了伏羲号,发出一声尖啸,其他人很快看到了这一幕,惊慌失措地向伏羲号悬停的金字塔跑来,“呜啊、呜啊!”地喊叫着,宇宙语言解析器显示:“呜啊”是“神船”的意思。

随后金字塔石门也一个个骤然开启,一群拄着拐杖的老人领着一群赤脚孩童走出了金字塔,他们迷茫地望着悬停在半空中的伏羲号,向空中斜伸出双臂,随后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个文明欢迎的礼仪。

那山谷里的天鹰星人也来到了伏羲号不远处的下方,做着相同的动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