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人情世故91(1 / 2)

巴郡距离剑阁不过千里,白衣青衣沿嘉陵江顺江而下,本可以一日千里,可两人却优哉游哉,乘坐一叶扁舟缓缓前行,沿途欣赏两岸旖旎风光,从巴郡到达剑阁居然过去了月余时间。

青衣桓元龙坐在船头,养气炼神。

“知恭兄,你这位荆襄九郡第一人着实有些甩手掌柜的样子。”

衣袂翩翩的白衣庾知恭,腰悬三尺青锋,像极了风流倜傥的世家公子,惹得嘉陵江两岸的妇人少女阵阵骚乱。

今年清明节后,两人先是瀚海帝都一行,与各方势力暗中见面并达成联盟,回到天衍帝都之后,又与五湖帮谋划布局吞并大江帮,当下乘船游嘉陵江,也并非单纯来此游览山河。

天衍帝国一直想要收复巴蜀三州之地,奈何却被蜀王李世武先发制人,巴蜀十万精兵趁着天衍帝国将注意力放在大江帮上的时候,北上进驻汉中,东进攻占巴东,打了天衍帝国一个措手不及,白衣庾知恭作为荆州都督,掌管荆州十万水师,不得不亲自历险,摸一摸巴蜀十万精锐的兵力部署,另外,白衣庾知恭青衣桓元龙也想借此前往巴蜀剑阁走上一遭,自从百年前卧龙大剑仙兵解离世,江湖十大圣地之一的巴蜀剑阁便一直隐世不出,百年来一直没有剑仙出世,巴蜀剑阁与东越剑池号称神州剑道最高的两座大山,八品跌入七品的白衣庾知恭如何能不对这剑道圣地心生向往。

“等到了剑阁圣地,我看你是否还能说得出此话。”

沿嘉陵江继续北上,两岸山势连绵起伏雄奇险峻,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只有零零散散世世代代在此定居的村镇,尤其是过了阆中古城之后,数百里嘉陵江两岸只剩下猿啼鹤唳虎踞龙盘的山水形势。

阆中古城,三面江水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是控扼嘉陵江的重要军镇,蜀王李世武在此驻军一万,沿江布控,若不是白衣青衣只有一叶扁舟,恐怕也不能悄无声息地继续北上。

“看蜀王李世武的兵力部署,五万精锐分别驻守阆中巴中汉中三座军镇,算是彻底锁住了瀚海帝国南下之路,西侧剑阁更是天下第一雄关,即便是那位号称无关不破的大将军王阳,恐怕也不会选择从剑门关入蜀。”

白衣庾知恭按剑而立,仔细观察嘉陵江两岸地势。

盘坐船头,养气炼神的青衣桓元龙开口说道。

“瀚海帝国已经答应了李世武的世袭罔替,再说了,即便瀚海帝国北伐鲜卑能够获胜,也不会将矛头对准巴蜀三州之地。”

自从青衣桓元龙乘船游江开始,便被十万大山的形势震惊,自认即便是自己手握雄兵,坐北朝南,也不会选择先行攻打巴蜀,列阵江北收复江南才是首选,最后再对巴蜀用兵,合天下大势,逼迫蜀王李世武临阵倒戈。

白衣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诸侯之间从来没有真正的盟友,蜀王李世武派兵进驻汉中兵压古都长安看似是为了一道世袭罔替的圣旨,实则是提前谋划布局,只等瀚海帝国与天衍帝国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

青衣眉头一紧。

“天衍帝国败了,李世武可以继续当世袭罔替的王爷,坐镇巴蜀三州之地,瀚海帝国败了,李世武便可以攻占古都长安,占据关中天府之地,如此的话,巴蜀便可以比天衍帝国先一步占据优势,利于日后的交锋?”

青衣的分析不可谓不大胆,但还是被白衣点出了一个问题。

“元龙,若是李世武心存帝王之梦,又当如何?”

青衣沉思良久,开口说道。

“难不成即便天衍帝国败了,他李世武也要凭借巴蜀三州之地与瀚海帝国决一死战?若是瀚海帝国真的击败天衍帝国,中原十九州一大半便会落入瀚海帝国手中,李世武只有巴蜀三州之地,如何能与如此强大的瀚海帝国交手?岂不是以卵击石?”

白衣闭目深思。

青衣继续追问。

“知恭兄,难不成当皇帝真的这么好?”

白衣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恐怕这个问题也只有当过皇帝的人才能回答。

白衣庾知恭不过是荆州都督,青衣桓元龙不过是副将,距离天王之位帝王之位遥不可及,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良久之后,白衣睁开双眼,目露神光。

“元龙,天衍帝国经过二十年韬光养晦,虽然国力有所改善,但是早已经失去天下人心,司马氏更是日渐式微,恐怕再难一统中原十九州。”

听完白衣的话,青衣心中大为震惊。

白衣继续说道。

“元龙,你我当下正走在一条不归路上,不管日后北伐能否成功,你我都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青衣自从踏入七品炼神境之后,心神越发敏锐,怎么会听不出白衣言外之意,北伐失败,两人自当赴死,落个凄惨悲凉的结局,北伐成功,就会功高震主,天衍帝国皇帝陛下不过刚刚成年,文治武功可以说一无所有,即便五姓七族继续拥戴司马氏,但是真到了北伐成功之际,五姓七族还能挡得住声望军权在手的那个人么?

以往二十年,天衍帝国可以说是太平盛世光景,无论是白衣,还是青衣,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瀚海帝国北伐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是真正到了天衍帝国朝堂主战一派振臂高呼的时候,若是两人日后真的北伐成功,司马氏如何自处?

青衣眉头紧皱。

“知恭兄,这是不是国相赤龙一直以来镇之以静的目的?”

白衣风采夺目。

“国相赤龙以天衍帝国第一武夫的身份一直压着五姓七族的年轻一辈,朝堂之上更是压着五姓七族主战一派的声音,如今,天下大势风云变幻,国相赤龙恐怕再也难以压制。”

青衣问道。

“你我当如何自处?”

“从国相赤龙说过的那些话来看,他更希望神州能够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再加上他对你我二人的劝解,可以看出,他对你我二人抱有极大的希望。”

青衣开口。

“我明白了。”

“接下来,朝堂之上恐怕还有许多变数,你我二人只需做好该做之事即可,切勿因小失大。”

青衣扯了扯嘴角。

“你我二人这不就当了一次斥候,孤身涉险,先摸一摸蜀王李世武的心思,也好日后用兵之时胸有点墨有的放矢。”

白衣嗤笑一声。

“过了阆中军镇,前面数百里水路便再无险阻。”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湖也好,朝堂也罢,看似如百川入海浩浩荡荡,实则波涛汹涌暗流湍急。

鲜卑慕容都城

大棘

腊月雪停之后,接下来便是干冷的小寒大寒,北风如刀子一般吹在行人的脸上,鲜卑八部所有城池军镇几乎同时下令,许出不许进。

瀚海帝国传檄天下,北伐鲜卑段氏的消息终于家喻户晓,值此动乱之际,走南闯北的江湖人对于鲜卑八部下达的军令还算理解,但是对于瀚海帝国北伐之事却是各执一词,主要是战乱一起,这些江湖人还如何走南闯北,可是不管这些人如何议论纷纷,鲜卑八部城池军镇全部戒备森严。

一个邋里邋遢的老人离开都城大棘,快马加鞭朝瀚海帝都而去。

都城大棘城门口站着两人,一个是年纪轻轻神采飞扬的千夫长慕容玄恭,一个是年过六旬留着一缕白须的老人。

老人看着离去的五行拳法宗师,开口说道。

“你倒是心善,就这么放过这个刽子手?”

慕容玄恭神色温和。

“毕竟是陈老前辈唯一的徒弟了,若是我狠心下手杀了他,岂不是太不给陈老前辈面子了,再说了,陈老前辈还送了伯父慕容元雍一份大礼,就凭这个,饶他一命也不为过。”

白须老人一副农家翁的样子,笑骂道。

“好话都让你说了,我难道还不清楚你的心思,这位八荒横拳顾三章虽然在鲜卑八部搅风搅雨,但是背后之人却是瀚海帝国天王季龙以及那位号称阴阳双绝的无双谋士,你想与他们两个碰一碰?”

慕容玄恭自嘲一笑。

“我的棋力远不如师父,岂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白须老人撇了撇嘴。

“知道棋力不如我,回来一年了,都不去看望我一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