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道门盛事64(1 / 2)

佛道辩论之后,天龙寺并没有暂得安宁。

先是天下武榜排名第五的活佛弥勒与方丈浮屠切磋佛法。

后是北地数万僧尼徒步数千里来天龙寺找方丈浮屠签发度牒。

没办法的事。

谁让朝廷下了诏令,自今年端午佳节之后,所有僧尼必须到天龙寺登记造册,得到天龙寺方丈浮屠认可,持有朝廷签发的度牒,才能以僧尼自居,不然的话,会被当做无户籍的流民流兵,拉去充军服徭役。

天龙寺方丈浮屠是瀚海帝国天王季龙钦点的僧正。

掌管天下僧尼之事。

这签发度牒的事情,就成了大和尚的分内事。

于是,北地数万僧尼不远万里徒步前往天龙寺,与天龙寺方丈浮屠面对面讲经,若是得到天龙寺方丈浮屠的认可,就可以在天龙寺正式登记造册,然后留下法号,籍贯,所居寺庙的寺名。

日后便可以得到朝廷签发的度牒。

度牒由户部统一制作,然后由官驿直接发往各地州郡。

如此一来,那些做尽坑蒙拐骗的假秃驴便更难藏身。

瀚海帝国为何发布此诏令?

一是为了整顿北地僧尼之事。

自瀚海帝国建立以来,世龙大帝推崇佛教。

北地僧尼人数越来越多。

人多了便难管。

再加上各地僧尼良莠不齐,而且还有不少滥竽充数之辈。

于是,便有了这道诏令。

二是为了加强对无户籍流民的监管。

瀚海帝国户籍人口数量为一千五百万左右。

实际上,瀚海帝国人口数量远不止如此。

仅登记造册的无户籍流民已经多达五百万。

比如,正在服重型徭役的流民。

比如,禁军将军石悯手中的乞活军。

等等。

这还不算那些没有登记造册的流民。

比如,躲在偏远之地,偏僻之地,深山老林之中的流民。

瀚海帝国北伐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朝廷不得不进一步加强对无户籍流民的监管,防止这些人生出事端。

其实,朝廷上下,军伍之中也好,世家豪门之中也罢,都或多或少地拥有数量不一的无户籍流民。

这些人就像奴隶一样,得不到礼法的保护。

生死掌控在他人手中。

男子为奴,女子为娼。

数万僧尼讲经之事,可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尤其是需要天龙寺方丈浮屠亲自听讲。

还好的是,大和尚精通各种佛经,每个前来讲经的僧尼只需要回答大和尚三个问题,便可以得到大和尚的认可。

然后去一旁登记造册即可。

瀚海帝国户部主官,大司徒崔悦亲自赶到天龙寺。

与天龙寺方丈浮屠当面接洽此事。

算是给足了大和尚面子。

如今的天龙寺,有一支百人禁军队伍轮流值岗,昼夜不停。

那些想在和尚头上闹事儿的江湖中人或者滥竽充数的假秃驴只能捏着鼻子装孙子了。

别小看僧尼度牒这小小的一张纸。

有了它,不仅衣食无忧,还可以参加各地州郡甚至帝国举行的佛道盛事。

比如,刚刚结束的佛道辩论。

日后若是没有僧尼度牒,别说观看佛道辩论,就是这瀚海帝都的城门恐怕都进不来了。

俗话说得好。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数万僧尼讲经之事,足够天龙寺方丈浮屠再忙上一阵子了。

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教派,居然被外来佛教占尽了风头。

可以说是丢尽了脸。

但是天底下的道门真人却没有一个嚷着要去瀚海帝都找天龙寺方丈浮屠麻烦的。

老道士当真辩不过大和尚么?

年轻道姑问过自家师叔这个问题。

小道士也问过师父这个问题。

得到的答案一样。

只是年轻道姑与小道士两人根本听不懂老道士的话。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什么福啊,祸啊的...

就这样。

一行六人带着种种疑问继续南下之路,赶往龙虎山天师府。

与此同时。

南岳夫人及座下弟子。

西山十二真人。

皆出山赶往龙虎山天师府。

龙虎山天师府即将迎来一场百年难遇的盛事。

相比佛道辩论。

观礼者少之又少。

鲜卑宇文都城

武川

数万骑兵冲阵,宛如一线潮。

尤其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鲜卑段氏骑兵。

怪不得领军将领无论如何都不答应胖子小白两人加入。

先不说两人实力如何。

单单兵器,甲胄,战马,便与鲜卑段氏骑兵大相径庭。

胖子小白两人一身皮甲,一把战刀。

若是真的上了战场,这条小命能活下来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骑兵冲阵不能一起,骑兵训练总可以一起吧?

就这样,胖子小白两人与鲜卑段氏骑兵同起同居。

一同训练,一同吃喝拉撒睡。

这一呆,便是数月。

胖子小白两人经过近一年的磨练,已经隐隐摸到了二品门槛。

至于慕容元雍,宇文战,以及宇文六卫世子。

正忙着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整军,备战。

宇文六卫当家人毕竟是长辈,有他们在场的话,宇文六卫世子根本提不起劲头。

反观当下,宇文六卫当家人一个都不在,七兄弟就能畅所欲言。

再加上一个犹如军神的慕容元雍在场。

草原七狼。

七兄弟做起事来,不可谓不雷厉风行。

数月之间,七兄弟已经渐渐熟悉军政之事。

宇文战的肤色没有多少变化。

和他时不时地去晒太阳有关。

这几个月相处,宇文战从慕容元雍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除此之外,宇文战的心性越来越成熟稳重。

言语神色之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丝王威。

更重要的是,宇文战已经渐渐地不再沉迷于报仇雪恨。

如今的宇文战。

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知道自己要如何做。

若是遇到不会的,不懂的,可以请教慕容元雍。

宇文情也已经回到鲜卑宇文都城武川。

不到一年的时间,那个有着一点婴儿肥的姑娘,也像变了个人一样。

目光坚定,神色平和。

少了些许活泼可爱。

却越发的成熟自信。

回到都城武川,继承鲜卑宇文王位,击溃宇文归大军。

可谓是喜事连连。

不过宇文情与宇文晴两人相见,却没有众人期待中的那样。

水到渠成。

两人之间反而有了一丝隔阂。

想想也能明白。

这一丝隔阂应该是来自宇文情。

先王宇文燿夫妇的衣冠冢早已经建好。

宇文战等到宇文情回到都城武川之后,两兄妹一同前去祭拜。

没有外人在场。

两兄妹同爹娘说了许多贴心话。

只可惜,天人永隔,只能说有秋风听。

两兄妹眼睛红红的。

直到离开,都没有一滴泪。

后来听老人讲。

人的眼泪会哭干的。

而且见风红,不流泪。

胖子小白两人跟着鲜卑段氏北上骑兵在城外军营一同训练。

时不时地回武川城看望宇文情。

毕竟算是认识快一年的好友了。

每次胖子小白两人来王府,宇文情都会很高兴。

总会做一大桌子好吃的。

招待胖子小白两人。

也许,在宇文情的眼中,若不是那一次偶然相遇,他们兄妹两人可能已经惨遭毒手,胖子小白两人就是兄妹两人的救命恩人。

至于慕容元雍,他虽然帮助宇文战夺回王位,击败宇文归。

但那是两股力量的博弈。

与救命之恩不一样。

当然,宇文情一样敬重慕容元雍。

大战之后一个月。

几件重要的事情基本已经处理完了。

接管军镇,抚恤将士,大肆征兵...

新兵由慕容元雍亲自训练。

这让宇文战以及宇文六卫当家人大吃一惊。

虽然他们见识过慕容元雍上阵杀敌,但是没见识过慕容元雍如何训练新兵。

等到七兄弟连同宇文六卫当家人看过之后,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同一句话。

TND,骗人的吧。

之前一战的谋划布局虽然表面上是由宇文战提出来的,但是宇文六卫当家人知道,实际上是慕容元雍在背后出谋划策。

如今,亲眼看到慕容元雍训练新兵。

心中难免鄙夷。

没什么奇怪的啊。

没什么新花样啊。

没什么厉害的啊。

和宇文六卫当家人平时训练新兵几乎如出一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