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庾氏四杰34(1 / 2)

瀚海演武以及佛道辩论还未结束的时候,两人两骑已经踏上南下之路。

渡过黄河,汉水淮水两岸遍地都是荒废的村镇。

自瀚海帝国与天衍帝国对峙汉水淮水之后的二十年间,百姓流离失所。

可谓是十室九空。

只剩下一些建立在山野中的坞堡,凭险据守,苟活至今。

两人策马飞奔,绕过所有村镇,直奔天衍帝国国都,建康。

古金陵,今建康,石头城下,流水曲觞。

这句话可谓是道尽南迁世族的现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旧都长安,洛阳已是一片废墟。

五姓七族如今贱据此城,无力北伐,只好过着酒色清谈的日子。

有一日得一日。

昏昏暗暗,杳杳冥冥。

幸好的是,天衍帝国朝堂之上仍有一小撮主战派,时不时地上奏表述,希冀皇帝能举江南半壁江山之力,兴兵北上。

可是三十年来的国策,一直是国相赤龙主导的镇之以静。

初时成效斐然,安定地方,收拢人心。

可是二十年过去了,靡靡之音已经飘到了石头城下。

二十年前,天衍帝国南迁选址,国相赤龙率领五姓七族衣冠南渡,见清凉山上的旧城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实乃东南形胜之地,于是在此建都。

石头城作为守护帝都建康的第一军事要塞,其战略作用不言而喻。

加上周围十一城,如众星拱月般保护着帝都建康。

临江而建,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

潮水不分昼夜地拍打着城墙。

上半年最后一次满月。

此时,三人站在城墙之上,眺望远方。

中间一人是庾知恭的大哥。

庾氏一门四兄弟,个个才华横溢,少年得志。

兄长庾知矩,二弟庾知礼,三弟庾知谦,四弟庾知恭。

城墙之上另外两人正是刚刚赶到石头城的白衣庾知恭,青衣桓元龙。

入建康,必经石头城。

兄长在此等候,想必有话要说。

庾知矩年近半百,比四弟足足大了16岁,在他眼里,庾知恭更像是自己的孩子,而非弟弟。

而且知恭年少聪颖,又勤奋好学,30岁之前便已经文武有成,如今暂任荆州将军,总揽荆襄九郡军政事务。

“大哥。”

“元龙拜见太尉。”

桓元龙单膝跪地,参见天衍帝国三公之一,太尉庾知矩。

在他眼中,庾知矩是可与当朝丞相王赤龙掰手腕的人物,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文治武功,都值得自己细细请教。

“一别五年,元龙已经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如今成熟许多,更加稳重得体了。”

庾知矩知道他是自己弟弟的好友,而且是知己好友。

所以说话直截了当,就像家里人一样。

“元龙幼年丧父,多亏知恭兄相助,如今文武小成,愿意为太尉鞍前马后。”

庾知矩听到此话,大笑一声。

“24岁便已经六品,一只脚迈进了炼神境,我若是真让你牵马坠蹬,世人还不骂我是个不识千里马的愚蠢之辈?你说是不是?”

“元龙心甘情愿,才不管世人如何评价,只要太尉一声令下,元龙便随侍左右。”

“好了,我知你心意,起来吧,一直跪着作甚?难不成嘴上说的好听,心里却没有把我这个老头子当做自家长辈?”

“元龙不敢。”

桓元龙站起身。

青衣腰刀,目光如电,文武双全,风流如此。

庾知矩与桓元龙寒暄之后,才睁眼看了看自己的幼弟。

“长大了,翅膀硬了,来建康都不提前和我打声招呼。”

庾知矩望着满月下的山河,心神不知飘向了何方。

“大哥,我有件急事要办,我本想办完之后再去找你的。”

“什么急事?难道比十船精铁还要急?”

庾知矩脸上现出怒色。

自小害怕大哥的庾知恭顿时慌了神,小心翼翼说道。

“大哥,你都知道了。”

“我能不知道么?那可是十船精铁,足够装备几万大军。”

看着越发生气的兄长,庾知恭仿佛变成了一只乖巧的小猫咪。

此时此刻,哪还有半点白衣风流。

分明是白衣温柔。

“大哥,我本来想先通知你一声的,可是事态紧急,我只好先做主了,不过东西还未装卸完毕,恐怕还要过几日才会从荆州顺江而下,若是大哥不同意,我通知荆州那边重新卸下便是。”

“你...你知不知道军政互不干涉?自从天衍帝国南迁至今,我与老赤龙分得很清楚,他管钱粮政务,我管兵马军事,我俩互不干涉,如此,王庾两大家族才能久安,朝堂才能久安,江南才能久安,如今,你这一闹,我担心老赤龙会抓住这个把柄,逼我就范。”

太尉庾知矩一改往常风流之姿,疾言厉声地训斥自己最宠爱的幼弟。

庾知恭也有些不明白,兄长今日为何如此严厉。

可是俗话说得好,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即便心里边有一丝疑惑,这个时候也不能问,问了只会挨更狠的骂。

“大哥说的是,都怪我。”

庾知矩轻叹一声,他如何不了解自己的亲弟弟,只是自己有些难言之隐罢了。

当下,时局动荡不已,瀚海帝国突然北伐鲜卑,谁知道最后结局如何?

可是不管输赢,偏安一隅之地的天衍帝国肯定会被拖下水。

如此情势,做事怎可冒冒失失,不加思虑?

更何况自身...

算了,庾知矩最终还是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我不是怪你,而是如今情势所迫,既然你有临机专断之权,我相信你做的决定。”

“大哥,丞相那边?”

庾知恭小心翼翼说道。

庾知矩看着自己弟弟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神态一丝一毫未变,一切如旧。

“怎么了?就算老赤龙知道了,他又能怎么样?还敢打我不成?再说了,我又不怕他,即便他真敢动手,我打不过他,但是我可以调动6万禁军,将他活活累死。”

庾知矩恶狠狠说完,冷哼一声,仿佛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没办法,论武功,老赤龙是天衍第一人,三十年了,无人敢拂逆鳞。

庾知恭不知道那根弦儿搭错了,突然说了一句天衍帝国至今无人敢说的话。

“大哥,我想去会会他。”

庾知矩睁大双眼,盯着幼弟看了又看。

“你脑子没坏掉吧?非要触这个霉头?”

“大哥,我脑子没坏,我想亲身试一试。”

庾知恭认真说完每一个字,惊得兄长张大嘴巴,直愣愣地盯着他看。

青衣按刀而立,站在一旁,听着长兄幼弟两人的对话,时不时抿嘴偷笑。

“唉...你真是长大了,原来是大哥我小瞧你了。”

庾知矩轻叹一声,声音沉重,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大哥,你生气了?我是不是又做错事了?”

庾知矩拍了拍幼弟白衣上的风尘,再将白衣仔细扶正,然后又仔细看了一遍。

“知恭,你长大了,大哥怎么会生气?大哥是替你高兴。”

庾知矩眼含雾气,一只手轻轻拍打着幼弟的肩膀。

“大哥...”

“知恭,想做就去做吧,大哥保护你,还有你二哥,三哥,他们也会保护你,只要我们三个还活着,就没人敢动你一丝一毫。”

“大哥,我又不是去拼命,我是去切磋。”

庾知矩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亲弟弟,他心中所有的事都瞒不过自己。

“没动过其他心思?”

庾知恭傻笑两声,此时此刻,又没有佳人在侧,无需装风流。

“没有。”

呵呵...

兄长冷笑两声,显然不信他的话。

“大哥,二哥三哥什么时候回来?”

庾知矩心神放松下来,整个人变得轻松许多。

“东南沿海海盗猖獗,岭南百越之地内乱不止,他们二人一要带兵平乱,二要处理当地政务,自顾不暇,恐怕短时间不会回来。”

“大哥,那我就去了。”

“这么着急做什么?先陪我喝酒,喝完酒你俩想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既然大哥说了,恭敬不如从命。”

三人走下城头,潮水依旧不停歇地拍打着石头城。

“元龙,你如今年纪不少了,有没有相中的女子?”

“大丈夫三妻四妾是平常之事,怎么还害羞了?”

“你可别告诉我,如今25岁的你,还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