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龙王翻背(1 / 2)

伊阙龙门

大禹治水之地。

传闻禹帝为了镇压黄河水运,收天下之金,铸九鼎,投入河中。

黄河古渡口

加上偷偷跟来的年轻道姑,一行六人正在等待摆渡人。

小道童自从道姑来了后,更加活泼好动,和毛小同两个孩子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

旭日东升,阳光洒在河水之上,波光粼粼。

远远看去,悬崖峭壁之下的黄河犹如一条巨大的金龙,蜿蜒盘踞,随着河水流动,金龙仿佛活了过来。

此处可以说是黄河最窄之处,不过百米,若是从下游渡口绕过去,要多走几百里路。

日上三竿,众人终于看到一艘小船向南岸划来,此处河水湍急,暗礁,暗流丛生,只有行船多年的摆渡人才能安全渡河。

待到摆渡人将船稳稳停住后,众人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中年汉子,常年累月摆渡,赤裸的胳膊已经晒得黑红,头上顶着一个大檐草帽,一身短打干练的装束。

“无量天尊,船家,不知何时返程啊?”

中年汉子打量了一圈,一个老道士,一个年轻道姑,一个小道童,一个木讷汉子,一个婆娘,一个孩子,像极了两家六口。

但是行走江湖的人都知道,老弱妇孺,和尚道士最是招惹不起。

“你们是什么人?”

中年汉子一脸谨慎。

“贫道是龙虎山的道士,这几位是道观的居士,我们是去瀚海都城参加佛道辩论的。”

老道士一边说,一边拿出官凭路引,准备给中年汉子查看。

谁知中年汉子却不上前。

“别拿那玩意儿糊弄人,这年头,假的比真的还真。”

一时间,众人都看出中年汉子是在怀疑他们的身份,估计是把他们当做江湖中那些坑蒙拐骗,杀人越货的恶人了。

“无量天尊,船家,我们真是去参加佛道辩论的,这官凭路引还能作假?”

老道士显然也被船家弄得不知所措,一时间没了办法。

“看你们就不像普通人,除了官凭路引,你们怎么证明?”

中年汉子言下之意仿佛在说,怎么证明你们是好人?

就在众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年轻道姑上前一步,厉声说道。

“你这汉子,怎么这么多事?你一无钱财,二无仇怨,就算我们是杀人越货的恶人,也不会打你的主意。”

年轻道姑气势汹汹,加上肤白貌美的容颜,看得汉子一时心神摇曳。

“不对,不对,年初的时候我载过一波道士,他们也说是参加什么辩论的,你们肯定是假道士。还有,谁家道士还背着剑?还不是想杀人?”

中年汉子看见年轻道姑身后的长剑,下意识后退了几步,和他们保持自认足够安全的距离。

“你...”

年轻道姑气急,一甩袖子,不再说话。

无量天尊

老道士打了个道号,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

“船家,观中子弟年纪小,不懂礼数,你切勿和她一般见识,不过她说得话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你看,这是我们过河的川资,你且收下。”

中年汉子看着那一锭银子,两眼发光,他摆渡一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

中年汉子收起贪婪的目光,又仔细瞅了瞅众人。

“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相信你们一次。”

“无量天尊,多谢船家。”

“你这道长还算客气,不像那个道姑,凶巴巴的。”

汉子说着狠话,还不忘瞥一眼道姑俊俏的脸蛋儿。

道姑年轻,江湖阅历少,气鼓鼓地盯着中年汉子,却不知正中下怀。

有些美景,看一眼便是春天。

汉子接过银子,和众人在茅屋中休息了半个时辰,吃过干粮,喝过热水。

小船不大,恰好容得下六人,若是再多些,恐怕只能挤一挤了。

众人陆续登船,两个孩子被长辈紧紧护着,生怕一个不小心掉到河里去。

黄河水含沙量极高,河水看上去十分浑浊,可若是取水静置,水沙分离之后,又可以直接喝。

汉子不停地絮叨着,让众人靠里坐,看好孩子。

随着船家撑篙,小船悠悠离开岸边。

站在远处看,感觉不到河水之力,随着小船向河中行去,众人终于感觉到暗流汹涌,小船仿佛一片落叶,只能任由风吹雨打,左右摇摆,若不是撑船的汉子经验丰富,恐怕早已经翻没了。

年轻道姑没有多少坐船的经验。

尤其是在这暗流汹涌的河面上,小船随时都有可能翻没,道姑只得双手死死抱着小道童,生怕一个不小心,小道童就会跌出船外。

木讷汉子一家三口并无异样,显然习惯了水上行船。

小船快到河中心的时候,突然打起了转儿,任由船家使劲儿撑篙,仍然是无法前进分毫。

真是奇了怪了。

“完了,这是碰上龙王爷喝水了。”

船家哭丧着脸。

“怎么回事?这船怎么不走了?”

年轻道姑本来就紧张,眼看小船在原地转圈,立时疾言厉声。

就在众人准备察看怎么回事的时候,小船底下突然涌来一股巨力,咚的一声闷响,整艘船离开了水面,又重重落下,年轻道姑没有坐稳,差点和小道童一起跌落水中。

“完了,完了,真是碰上龙王爷了。”

中年汉子索性不再撑篙,闭着双眼,站在船尾,双手抓着竹篙一下下敲击船板,仿佛求神拜佛一样。

“这时候求神拜佛有什么用?还不想办法赶紧离开?”

年轻道姑气急,正准备站起身和船家理论,船底再次传来巨力,随后河面上涌出一条巨尾,有一丈多,差不多有茅屋那么大,朝道姑直直拍来。

这若是拍中,不光道姑性命,就连这艘小船恐怕也会被这巨尾拍烂。

众人惊慌之际,坐在一侧的木讷汉子一脚蹬船,随后身形暴起,一拳打向巨尾。

嘭的一声巨响,不下于平地惊雷。

河水哗啦啦洒下,仿佛下了一阵暴雨。

船家仍旧不停地敲击船板,一下,一下,仿佛在祈求龙王爷饶过自己的小命。

小船借着反震一力,偏离了暗流,却不想下一刻,河中巨物吃了疼,不肯善罢甘休,鱼尾再次破水而出,直击小船。

木讷汉子也来了脾气,身形再次暴起,一拳将巨尾打落。

随后看了众人一眼,将短刀咬在嘴中,一个翻身,跳入河中。

婆娘显然知道自家汉子的本领,只是脸上仍旧满是担忧,抱着孩子,盯着浑浊的河水。

年轻道姑哪里经历过这些,此时此刻,脸色已经有些发白,怀里的小道童被抱得难受,却不敢大声言语。

此时唯有老道士气定神闲。

年轻道姑看着船外浑浊的河水,以及巨大的涡旋,一时间不知所措。

“师叔,怎么办?”

说话间,河水翻滚,一个巨大的脊背隐约露出水面,紧接着,木讷汉子腾空而起。

众人看到他无事,紧张的情绪还未放松,只见汉子如一颗流星般,再次扎进河水里。

咚咚咚...

隔着河水,众人只听到沉闷的撞击声,伴随着船家敲击船板的声音,一起传到众人耳朵里。

说来奇怪,刚刚万里无云的天空,不知从哪里飘来了厚厚的云彩,遮天蔽日,龙门两岸的悬崖峭壁此时看上去,不再是雄奇瑰丽,反而显得青面獠牙。

“师叔,你倒是想想办法啊?”

年轻道姑哪经历过如此险恶,如今彻彻底底地被这自然之威,河水之力震撼。

四下漆黑一片,能见度极低,雨水随着初夏的雷声哒哒落下,并没有在众人的祈求中停止,反而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老道士两耳不闻窗外事,雷声滚滚,河水翻腾,都没有打动他分毫,好像学起了船家求神拜佛。

“师姐,我们会不会被大鱼吃掉?”

年轻道姑看着怀里的小道童,又看了看老道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