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道士(1 / 2)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老一少行走在泥泞较少的官道上。

“爷爷,是不是每年清明节都会下雨啊。”

“爷爷,为什么越往南越热啊?”

“爷爷,我们什么时候去江南啊?”

“爷爷,江南姑娘都是柔情似水么?”

一路上很少说话的老人,直到此时,才停足休息。

“爷爷,累了么?”

“走路走多了就不觉得累了,口渴,喝口水。”

“爷爷,好像没水了。”

少年摇了摇空空的水囊,已经倒不出一滴水。

“前面有村镇,我们去讨点水喝。”

一老一少下了官道,向村镇走去。

西域

沿大渎黄河一路向西,经陇右,向西北而去,是漫漫黄沙道。

凉州在此。

三十年前,中原动乱,西域三十六部纷纷自立。

当地名门望族张士彦,任凉州牧,兼征西大将军。自此,子孙三代,广招兵勇,劝课农桑,开办书院,收复西域三十六国,沿古丝绸之路,贸易经商。

季龙篡位之后,凉州牧与鲜卑各部一样,自立为王,听调不听宣。

凉州,都城姑臧,下辖三十八郡,有张掖,酒泉,敦煌,龟兹,鄯善等,东西南北三千里,境内多戈壁,沙漠,真正的地广人稀。

城方圆近五里,大小类似于大棘城。

姑臧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部族人员混杂,语言种类繁多,还能看到许多外国使者。受各部族文化影响,姑臧城内的许多建筑,食物,衣物,饰品等等有着各部族文化的影子。

王府

“禀告王爷,小公子和大小姐不见了。”

大堂内一位中年男子,双手负后,身穿锦衣,头别玉簪。

凉王,张公庭。

“你说什么?”

张公庭语速不急不慢,极具威严。

“王爷,小公子和小姐不见了,王府上上下下都找遍了。”

婢女还没说完,几个人匆匆忙忙走了进来,为首妇人哭哭啼啼。

“公庭,华儿和锦儿不见了...”

妇人一边说,一边哭,声泪俱下。

“你先别哭,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说清楚。”

妇人还算分得清轻重缓急,立时停止哽咽。

“公庭,昨晚华儿和锦儿跟我说,有一群来自西域的和尚要去瀚海,参加什么辩论,他俩也想去,我以为他俩只是随口说说,睡一觉就忘了,今天早上发现,他俩不见了。”

“启禀王爷,公子和小姐的马匹不见了。”

一个校尉检查后,迅速前来汇报。

“什么时候的事?”

“应该是天刚亮的时候。”

“为什么不提前通报?”

校尉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公子和小姐只是说出去骑马,不准守门卫士通报。”

张公庭看了一眼校尉。

“一个多时辰了,你马上命一队人马出城追赶。”

“王爷,公子和小姐若是不肯回来怎么办?”

“那你也不用回来了。”

校尉起身离去。

“公庭,怎么办?怎么办?”

妇人梨花带雨,虽然年过三旬,仍然韵味十足。

“哭什么,他俩都已经行过成人礼,不再是小孩子了。”

妇人听丈夫话中有话,思虑一番。

“公庭,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管他俩了么?那可是你的亲生儿子女儿啊。”

“他俩从小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公庭,要是他俩不回来怎么办?”

“就当出门远游,我像他俩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走遍西域三十六国,就算他俩不回来,有心奴保护他俩,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公庭,我还是不放心。”

“回去等消息吧,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西域三十六国的使者都已经到了。”

妇人一副天然的媚态,有东西方两种女人的韵味,听了丈夫的话,擦了擦泪痕,转身离去。

岭南百越之地

年初刚过,一对夫妻带着孩子踏上北上之路。

百越之地,山势险峻,悬崖峭壁,蛇虫出没,很多地方无路可走,凭借吊桥,绳梯等通行,如果遇到塌方,只能攀援而过。

普通人看一眼都会头晕目眩,小孩子却无所顾忌,攀援而上犹如灵猴一般。

孩子的父母似乎并不担心,低着头走在狭窄的山路上。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人终于走出大山,看到外面广袤的大地。

“孩儿他娘,想不想骑马?”

汉子一身普普通通的短打装扮。

孩儿他娘却满身银饰,头发上,耳朵上,脖子上,手上,脚上,看得人眼花缭乱。

妇人没见过马,但是听汉子说过,和驴差不多的样子。

“孩儿他娘,等到了大集市,我带你去看。”

“又要花钱?”

一想到钱,妇人马上攥了攥怀中的钱囊。

“花不了多少钱。”

汉子低头闷笑,他知道妇人的习惯,若是相中的物件,就是再贵也舍得买。

孩子心性顽皮,上蹿下跳,不一会儿就饿了。

“娘亲,我饿了。”

妇人从包裹中取出一些肉干。

“慢点吃,喝点水。”

“孩儿他娘,给我也来点。”

“你等饭点再吃。”

汉子伸出去的手又尴尬地缩了回来。

没生孩子的时候,妇人不这样的,那时候自己可真是享尽了人间之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百越之地多山脉,多蛇虫,也多各种药草,虽然一年半载出不去一趟,但生活还算温饱。妇人每天都会弄一些补身体的吃食草药,汉子想起那时候的光景,抿了抿嘴,满脸的幸福。

又走了几日,到了一个大集市。

像这种集市,东西南北往来的官道旁有许多,处于军镇之间,给往来的商旅提供一个歇脚之地。

三人先在一间饭馆吃了饭,汉子带着娘俩去了马场。

说是马场,其实只有十几匹马,大部分老弱的样子,只有几匹看着还凑合。

“孩儿他爹,这得多少钱?”

“我也不知道,问问老板。”

老板正在给一拨人吹嘘自己的马有多好,但是看他们的表情,价格没有谈拢。

“老板,你这马怎么卖的?”

老板转过身,看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顿时没了兴致,脸上不悦。

“你要买马?”

汉子指着其中一匹,开口问道。

“老板,那匹马多少钱?”

老板顺着汉子指的方向,看了看。

“吆,是个行家啊,那几匹马以前可都是战马,战马你知道么?百两银子都不一定买得到。”

汉子嘿嘿笑着。

“你说个价吧。”

马场老板没想到这个汉子还是个不差钱的主儿。

“二十两纹银,概不还价。”

“二十两就二十两。”

汉子说完,转身走到等候在一旁的妻子身前。

“媳妇儿,二十两纹银。”

“这么贵?”

“贵是贵了点,可是咱娃儿没骑过,让他稀罕稀罕。”

妇人低头瞅了眼孩子,然后从钱囊里小小翼翼地取出一块块碎银子。

汉子接过钱,正准备交给马场老板,刚刚向马场老板询问价格的几人走了过来。

“老板,这几匹马我们都要了。”

为首女子蛮横无理,趾高气昂,身边几人身背刀剑,不像普通人。

“这位小姐,我可没骗你吧,你看,这位大哥也是个识货的,一眼就看出这几匹马不同寻常,要不然我也不敢要这个价啊。”

“二十两一匹,一共一百两。”

蛮横女子让其余几人将银子凑齐,然后塞到老板手里。

“这位小姐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有英雄气概。”

老板一边举着大拇指称赞蛮横女子,一边看着手里的银子,心里美死了。

心想今儿个真是出门遇见财神了,几匹退役的老马还能卖到这个价,赚翻了。

几人骑上马,片刻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留在原地的汉子神情低落,看了看在旁边等候自己的娘俩,露出一个无奈地笑容。

无量天尊

正在此时,传来一声号道号。

几人转身看去,一老一小两个道士向这边走来,原来此地就在龙虎山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