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仙,不入凡俗之耳(1 / 2)

据说千百年前有书院行走踏遍山河传道解惑,这才有了世间万物均可得道,有教无类的说法。

也正是因此,天下间才有了部分愿与人族共处的妖族。

包括他手中那本杂记,其中大多内容也是传自书院,其中对境界也有了明确的划分。

此间有境,境显其心,曰道!

仙人之道,曰仙道。

仙道十境,一境一重天,每一境之间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

十境又有四季之说,前三境谓之春;分别为,春雷,惊蛰,谷雨。

次三境谓之夏;分别为,御风,食露,蝉鸣。

其中第七境最为特殊。

夏有蝉,蛰伏,可化蝶,扶摇而上可窥天门,故而第七境秋境,又称天门。

御风、食露、蝉鸣、入天门!

此后曰仙!

仙后有三境称冬,不入凡俗之耳!

更不是如今的许卿能枉议的,压下心头的悸动,许卿来到村头柳树下,往昔需要垫着脚才能折下的柳条,如今垂落肩畔。

轻轻抬手,六根发丝掉落。

“你护了我六年,赠我柳叶,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恩。”

话音落下,柳树无风而动。又有一片柳叶飘落,见此许卿无奈摇头,终究是抬手接住转身向小镇走去,心底有些古怪。

“非亲非故的,树还怪好勒……”

不管柳树送他柳叶的目的是什么,他许卿都承这个情,回到院内,摸着手里的令牌。

“明日便是去山上窑洞的时间,时隔一年,终于能见见你的真面目了。”

第二天,许卿穿戴整齐,拿了令牌便上了山,在出示了令牌之后,他顺利来到了山顶,山风呼啸,微微刺骨,但此时山顶已然聚了三四人,其中一人看的眼熟,居然是一年不见的柳清。

看着许卿的到来,柳清面色不动,好似不认识他,他自然不会自讨无趣的凑上去,也自顾自寻了个位置静静的等待。

没过多久,又来了几人之后,片刻后不再有人来,也不知是时间到了还是全部到齐了,窑洞内走出一汉子,气势不凡,许卿多看了几眼,心里隐隐好奇,这人他在镇上从没有见过。

许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汉子瞥了一眼许人间,目光交织的瞬间,许卿心头猛的一跳,赶紧低下了头。

好在汉子没有在意,率先进了窑洞,许卿摸了摸心脏处,有些疑惑,为何面具会有异常。

众人进了窑洞,洞内四通八达,走了几个岔道,才来到了目的地。

前方是一处天然洞穴,领头的汉子让众人停下,指了指许卿示意让他先进去。

许卿虽然疑惑,但也没说什么。

进了洞穴,里面很干净,点着许多蜡烛,不像是窑洞更像是一处祭堂,洞穴里坐着一白发老头。

老头面容慈祥,缓缓上了柱香,这才转身看向许卿,前者似乎认识他,审视了一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指着椅子让他坐下。

“不错,来胡柳镇几年了?”

老头一看便久居高位,虽面目慈祥,但一举一动都带着威严,许卿略一思考,道:“山中无岁月,小子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折了村头柳树六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