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不智(1 / 2)

只见一对长枪交叉向曹羲扎来,根本捅不穿明光铠,所以那长枪一开始就没想要扎他,反而是穿过他腋下把他死死架住,一人冲上前来挥刀就朝曹羲脖颈处斩去。

却没有想象中的头颅飞起,但曹羲确实中刀了,只见他身子一斜,倒在了水中,没了动静。

中军的曹训看见,大喊着二哥,连滚带爬的冲了过去,可是早有人把他死死按住。

“三将军,退兵吧!”

“三将军,走啊!”

曹训疯了似的大喊,我不走,我不退,司马师我和你不共戴天!

这时曹羲中军却响起了鸣金收兵的金鼓声,曹训回头大喊,谁下的命令!你们是要造反吗!是谁下的命令!本将军不退!

却被几名禁军拖拽着往回走,曹训看见那几名禁军,边走边抹眼泪,他自然知道了,是他二哥下的命令,他二哥生前下的命令。

“不!把我二哥的尸首抢回来!快去啊!”

不用他说,曹羲倒下的瞬间,就有禁军在往这边赶,但是洛水暴涨,奇怪的把曹羲的人全部卷回了对岸,曹羲的尸首也被卷着朝下游冲去。

于是曹羲的人也朝下游移动,司马师并不追击,放任他们离去。

司马师叫来几名哨探,命他们悄悄的跟去下游查看情况。

又自言自语到,“万一他没死呢,最好是没死。可是这样的人要是不死,不是我司马家的大患吗……”

司马师只有无奈的摇着头回去了。

两军激战本就是在深夜,不多时便天亮了,而曹爽彻夜难眠,枯坐在大帐中等着战报。他想了一晚上,什么都在想,甚至想起了先帝曹叡,他越发的不敢去高平陵了,此地离高平陵又太近,他现在只盼二弟的捷报赶快传来,他好立即动身返回洛阳。

也不怪桓范心里瞧不上他,昨日要是他不小家子气,肯全军压上,就算不用天子督战,就算他不身先士卒,把部队全部交给曹羲指挥,这不是就躺赢了的吗!

压一半留一半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怕全军压上打不赢,自己自保都成问题,倒不如留一半,就算打不赢也还有退路。

干大事而惜身,怕死啊,是真的怕!

谁不怕死?

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耳!

前线战报到了,只见来人眼圈通红,进了大帐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曹爽敏锐的察觉到事情不对,连忙支走左右,蹲在那人身前小声询问,“如何?”

那人也不敢高声言语,也小声的回禀,“二将军率军行至洛水浮桥,遭遇司马师率军堵截。两军激战,我军未能夺下浮桥,二将军力战身亡。现三将军正在洛水下游寻找二将军尸身,即刻班师回营。”

曹爽听完只觉眼前一黑,一屁股坐在地上,还说奇袭洛阳,连洛水都过不去。

曹爽万念俱灰,但事情没完,还没完,怎么说他也当政当了十年,我还没输,我还没输。

他缓了缓,镇定的小声吩咐来人,下去休息吧,暂时不要走漏风声。

前线战况对大营的军心和士气,无疑会造成毁灭打击。

瞒是瞒不住的,只要在曹训班师回来之前想到解决办法就好,只要在曹训班师回来之前想到解决办法就好。

曹爽努力的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叫来侍卫,“去请桓范先生前来议事。”

侍卫刚走出门,他又高声止住,“慢着!算了,我亲自过去。”

曹训率军往下游走了两三里路,沿途捡了不少落水昏迷的将士,总算在岸边发现了曹羲的尸首,众人赶忙上前查看,却惊奇的发现曹羲还有脉搏。

曹训连忙大喊,军医!军医快过来给我二哥包扎伤口!

军医提着药箱过来查看了一番却迟迟不见动手。

曹训大怒你想死吗王八蛋,还愣着干什么!

军医赶忙磕头,“回三将军,二将军身上,并无伤口!”

嗯?

废话,丁十三空手接白刃给他挡了啊,顺便从后面,给他后脑勺来了一石头,他只是昏了过去……

当时丁十三拎着石头摸到他身后,眼见他要被砍,连忙伸手去挡,一边伸手一边自我催眠,我能挡住我能挡住,我要挡不住算你命苦!

那人一刀砍下,也觉得是砍在肉上,但就是感觉不对,手感好像还差一点。还没来得及细看,丁十三就把曹羲卷走了。

不多时曹羲渐渐醒转,天已大亮,一群人立马围了上来,军医赶忙制止,散开些散开些,于是只有曹训跪在他身边哭泣。

曹羲缓缓问,“三弟,我死了吗?”

“没有,没有!二哥你还活着。”

“三弟,那我们胜了吗?”

“也没有,我下令撤军了。”

“撤得好,撤得好,二哥不怪你。”

曹羲挣扎着要起来,曹训赶忙扶住他。

曹羲也哭了,他面对着茫茫洛水,放声大喊,“洛神啊洛神!你既然不助我,为何要救我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