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1 / 2)

那个九伐中原的汉大将军,曾经也是大魏的忠诚少年啊。

等到姜维真正降蜀了,跟随诸葛丞相回到成都。

曹魏方面,贴心的找到姜维的母亲,让她写信劝姜维回来。

至于姜维的母亲,是不是出于自愿写这封信的,参照当初曹操让徐庶母亲写信叫徐庶回来的故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你说奇不奇怪呐,呵呵。

无非就一个意思,你老妈在我们手里,你不回来你自己看着办吧。

而季汉方面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也可以参照当年刘备是怎么对徐庶的。

诸葛亮没有截留这封信件,隐瞒事实,而是把它交到姜维手里,让姜维自己决定。

你们说,要是姜维一心想走,诸葛亮会杀之以绝后患吗?

嗯?那可是诸葛亮啊!

姜维看完信也回复了一封。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老妈对不起,我不能回来了……

然后很多人就拿这件事骂姜维,说姜维贪恋权力富贵,不顾母亲死活,姜维不孝,死不足惜!

呵呵,呵呵呵呵呵。

我再次恳请各位,不要受害者有罪论,对受害者二次施暴。

姜维这件事,我举个例子说明。

好比老板拖欠你工资,你去找老板讨薪,老板就绑架了你老妈,说你再敢讨薪,信不信我把你老妈怎么怎么样。

然后你决定反抗到底,你还是要讨薪,你敢把我老妈怎么样你试试看,九伐中原警告!

当你做出这样的回应之后,突然一大堆人跳出来指责你咒骂你,不孝顺母亲,不顾母亲死活,你这种不孝儿,死有余辜死不足惜!

我的天,这帮“孝子贤孙”,不去指责恶贯满盈的老板,反过来指责你!

一个人,不需要活成光,但也不要活成苍蝇啊。

我不奢望所有人都有勇气面对和反抗不公,我只希望当有人敢于反抗时,大家不说帮助他,但也不要无端的指责妨碍他啊。

你可以一个人默默习惯黑暗,但这不是你诅咒光明的理由,那些敢于面对和反抗的人,他们本身就是光!

姜维的表现一句话就能总结,“拒绝道德绑架!”

姜维是烈丈夫,大丈夫!

只能说,曹魏在不当人这一方面,一直出类拔萃,而今回旋镖砸到自己头上了,罪有应得,这才叫真正的死不足惜死有余辜!

既然都是烈丈夫,姜维是这种反应,曹羲听到司马师这么说,他难道还会有其它反应其它选择吗,他没有。

曹羲猛吸一口气,强自镇定,然后把手从胸前放下,沉声答到,“司马将军言之有理。”

却转过身去,不再面对司马师,而是面向麾下将士,他大声呼喊,“然我受陛下厚恩,今奉旨讨贼,岂有不战自退之理!诸君共勉,杀!”

杀!杀!杀!

杀声震天,曹羲麾下禁军,也受曹羲鼓舞,一时化悲愤为力量,列阵向浮桥发起冲锋。

不好!司马师敏锐的发现,双方士气变化,照这个情形,没准真让曹羲一鼓作气破了他的阵。

别急别急,还有转机!司马师大脑飞速思考,自己占着地利,这浮桥不过宽三丈有余,根本容不下几千人冲锋,刚才曹羲中军松动,必然不是禁军精锐,只要自己抗住这第一波攻势,曹羲后继乏力,打不下来的,我能守住,我能守住!

司马师大喊,“弓弩手准备!”

对面也同时响起“弓弩手准备!”

放!再放!放!

两边箭雨交叉而过,禁军训练有素的低头护住面门,冲势不减,一阵乒乓乱响,两边倒下的却只有寥寥几人。

禁军的甲胄,可不是残次品!而司马师这边的装备,也都是从武库取的啊,一个师傅教的,破不了招,同一个武库拿的自然也破不了防。

只有少数倒霉蛋,被弓箭穿过盔甲缝隙射中,哪里来的致命伤,致命的地方都被甲片护住了!

伤势严重的自觉退到一旁让开道路,伤势较轻的插着箭也要继续往前冲,一是阵型不能乱,二是悍不畏死,这就是禁军!

两军就在浮桥中段接战,三四米长的枪阵,第一轮拍击过后马上转为互戳。

放心,绝对没有谁吃亏,你的枪比我的枪长这种情况,因为都是从武库取的,大魏标准统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