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北邙山(2 / 2)

那老君观距离台亭并不远,再往高处两炷香的功夫便到了。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老君观在那丛林掩映之中,此处也是可以遥望城郭的,但抬头望见更多的却是白云。

砖石围起的院墙,透过山门,能看见斗拱飞檐的正殿,香气袅袅从殿前鼎中而出,氤氲满院。

兵丁大多留了在了山门外,九十人四下散开布防,只有家将带着十人随着一家人鱼贯而入,邓艾也在其中。

要说这老君观如何,真是:

真庭帝君飨,观庙道人栖。玉酒仙垆酿,金方暗壁题。

见到众人来到,观中老道士悠悠的上前来行了一礼。

德阳公主便道明了来意,让夏侯玄用黄纸朱砂写就祷辞后,她便带着儿女跪在正殿中供奉的仙君面前,蒲团上的四人除了为外祖父祈福外,还各自心中许下了愿望。

然后便把那祷词放入香炉中点燃,报与仙君知晓。

资助了老君观一笔财帛后,四人便随着老道士来到了位于偏殿的会客室中,众人分宾主跪坐后,小道士为四人奉上了山中的新茶,这茶并不像家中的茶汤般加了许多香料,而是清清透透,喝起来只有淡淡的甘甜。

道观左近在北邙南麓,海拔不足千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正适合茶树生长。

老道士开口道:

“无量天尊,贫道发觉夫人虽是言笑晏晏,但眉宇间还是有忧色。贫道略通八卦爻算,不如夫人写上一字,我来分说一下可好?”

德阳夫人称善,便用笔在黄纸上写下了一个“回”字。

他手指掐诀,口中含糊的不知背诵着什么。

想是那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爻早就烂熟于他的心中,此刻正一一印证。

过了一会,老道士啊呀一声惊呼了起来。

夏侯玄、夏侯徽早有准备,并不惊慌。

可怜那德阳公主和夏侯小妹倒是被这老道吓了一跳。

“贫道所说之事,并不适合公子小姐们听闻。”

听到老道士如此说,德阳公主便屏退三人,开口道:

“老仙君但说无妨。”德阳公主对神道之事还是有着一丝敬畏的。

“我观夫人面相,以及所书之字,得大凶之兆。请恕频道妄言……”

他停顿了一下,望向德阳公主。

“请明示。”

“回,夫人之夫婿征战未归,他位重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重,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寿富贵也。今夫人之山有崩解之势,恐祸及夫婿、子女。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是故山在地中曰谦,雷在天上曰壮;谦则裒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夫妻一体,未有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者也。”

德阳公主脸上有了惊慌之色,但还是低语道:

“此老生之常谭耳。”

老道士起身,悠悠叹了口气,“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

“那老仙君何以教我?可有破解之法?”

“愿夫人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义,一动不如一静,未来一月之内,务必取消所有打算,则山可复峻,祸可自消。”

德阳公主默然点头称善,又多给财帛感谢这位老神仙后,就带着孩子们离开了。

路上颠簸,她看着车中欢声笑语的孩子们便陷入思索。

夏侯玄、夏侯徽撇见母亲在思考,便知可能是成了。

三个孩子可是我心头肉啊,我怎么舍得让你们冒险……

她又想到那老君观,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一派仙气渺渺的的样子,心下就更信了那老道士几分。

哼,我便再隐忍一个月,等到灾祸过后,再来与你夏侯尚分说……

他想着那夏侯尚,便又开始了生气。

自从那杜氏狐媚子进门,你夏侯尚便得寸进尺了,她会拿低做小,你便专宠于她,对我更是冷落,真是可恨啊,我堂堂公主,岂能受此侮辱……

算了,等他回来,还是先不去陛下哥哥那里告状了,为了三个孩子,我也要坚强起来……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春耕后田垄间还是一副光秃秃模样,农夫们还在其间劳作。

马车在兵丁的护卫下,又从广莫门而入返回了府上。

夏侯玄跳下车,抱下幼妹。

夏侯徽踩着马凳下来,还回身搀扶母亲下车。

我这懂事的一双儿女哦……

她下车后,便微笑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