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宴饮(1 / 2)

却说当日下值后,诸葛诞只和柳学习了一个时辰的功法。

然后就匆匆结束,换了一身常服又出门了。

天光此时已经暗淡下去了。城市的灯火也都点燃了起来。

洛阳首善之地,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云集,在城门关闭后,正是娱乐的黄金时段。

早在今日下午,总有陌生的马车经过永和里,去的却不是那每日都很喧嚣、繁华的青楼茶肆。

他们都驶向了永和里振威将军吴质的府邸。

诸葛诞来到吴质府前的时候,其余约好的几人也到了。

正是这几日与他相熟,第一天去尚书台时认识的五个年轻人。

华表、钟毓、郭敞、鲍融和朱术。

原来是今日陛下下诏说,让上将军和特进以下的都要去吴质家参加宴会,官大的还要多自己多备酒水酒具带来。

这特进的官职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估计是陛下想要安慰一下吴质这个少年时便一起喝酒、听音乐、赋诗抒怀的最亲密好友。

文帝还是世子时,把甄氏请出来与相好的文士炫耀,只有吴质敢抬头看,最后他被曹操罚做了几日苦力,等到文帝娶当今郭皇后以后,又叫来了众人与郭氏见面,还叮嘱吴质,“你抬头认真看”。

等到文帝登基,吴质被任命为北中郎将,使持节督幽并诸军事。其余夺嗣元功之臣如曹真是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懿是丞相长史;陈群是吏部尚书;朱铄则是中领军。

大家地位差不多,吴质虽外派为官,不过北中郎将地位较高,“使持节”甚至比曹真的“假节”地位还高。

可能因为家乡的士人对他评价不好,所以一直未能受到重用。

如今,曹真是上军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懿抚军将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陈群尚书令。

吴质虽然由中郎将升为杂号振威将军,但使持节却变成了假节,和众人拉开了很大差距。

他家的府邸,很大,很气派,几乎能和宗室的府邸相媲美了。

今天陛下要求只谈风月,不谈政事。

五人进入宅邸时,看见了院中吴质对曹真在阴阳怪气,只是碍于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都有所克制。

今日是在院中设的宴,场中搭起来的台子已经有艺妓在上面歌舞了。

诸葛诞等人往角落的座位去了,也没有人在乎他们这些个小透明。

七八十人的场面,人一多,便其乐融融了起来。

魏国已经到了第二代,并不会如武帝时代那样,竟出现女倡著罗縠之衣,蹋鼓,一坐皆笑的裸舞表演了,大家都是懂礼法的人了。

不过才子还是要赋诗的,这个节目是酒宴永远不能缺少的。

尤其是那些大老粗们要刁难一下小年轻了,还美其名曰我考考你。

十余个年轻的郎官,都一一赋了诗,写的好的得到喝彩要喝上一觞,写的不好的见众人摇头便要自罚三觞。

最后到了角落里他们这六人了。

眼见着华表等人都做好了诗,得到了称赞。

那朱术脸上现出了为难之色,他爹朱灵是个武将,他被进为郎,对经学还是有一定研究的,但是作诗嘛,在军旅长大的他是不擅长的,砍人倒很是熟练。

场中只剩下诸葛诞和他没做诗了,他便起身吨吨吨连喝了三觞,带着几分酒气说道:

“术虽略通经史,但久在军中,不曾作过诗,诸位大人见笑了。”

他又坐了回去。

场中只剩下了诸葛诞,众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诸葛诞早就想好了,我不能丢脸,人设不能崩,想那原主也是个善诗文的,不然怎么能交好夏侯玄、何晏诸子,但是也不能太招摇……

对不住了,对不住了,我没有诗才,只能做文抄公了……

但是太远的不能抄,只能找和当朝近似的……

他便起身作思索状,有间歇的把几十年后陆机的诗念了出来: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众官员都被他的才情折服了,纷纷夸赞于他。

身旁的朱术也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估计后世谢灵运也没脸再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