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雾岛疑云(下)28(2 / 2)

在岛屿周围,大约两百米以下的地方,阳光是不能到达的。但在这片区域却不是一片漆黑,有许多发光生物。这些生物遍布周围海域,像是岛屿的“裙摆”。到了夜晚,海岛周围的水域会泛起绿色的荧光潮,这些海里的藻类生物便是光源。在岛周围的洋面下,大范围分布着一种发光藻类。之前科考小组拍到的荧光潮,正是这些海藻随海潮涌向海边形成的光潮。但海底的秘密更有趣。在岛屿四周的海水里,生长着一种根系植物,这种植物长大后,会结出许多中空的囊泡。那些发光海藻会聚集在囊泡中,那看起来就像是树上结满了发光的果子。我们通过水下滑翔机截取了这种根系状植物样本。经过研究,发现了海藻和这种植物之间奇特的共生关系。

这种根系状植物的根脉很深,并且向都向岛屿方向延伸。它们并不像普通的植物,自身不进行光合作用,其养分,甚至细胞液都是通过囊泡中的海藻供给。当囊泡被海藻填满后,会自动关闭,形成密闭空间。老化的海藻则会在这空间里自溶,供这种根系植物吸收养分。其余的海藻则释放淡水囊,然后脱离囊泡。反过来,这些根系状植物则为海藻提供一些氮化合物,以促进海藻繁殖。另外,它还为海藻提供一些类似6-羟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通常在神经毒素中出现。所以,这些生物是有毒的,如果被根系植物的尖刺刺中的话,身体会出现毒蛇噬咬的症状。

不过,希瑞尔的结论只是初步的。他并不知道产生这种构造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它有什么作用。更奇特的是:在与海藻结合的这些根系植物中,希瑞尔发现了类似动物的神经元结构,在这些结构中,存在着微弱的电信号传导。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电信号最终被传递到了哪里,它有什么作用。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情报,希瑞尔表达了想要登岛的请求。我暂时未置可否。

“二位请下线。波普,莫尔斯,连线。”有一些情报需要登岛作战的空天陆战队知晓,于是我让科技部长和空天陆战队指挥官同时出现在视讯中。

目前根据各方面回馈的情报表明,岛上存在许多尚未明确的东西。所以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是,想办法搞清楚这些事。因为目前尚不能确认岛上是否有其他人,科研小组的登岛是否触发了岛上的防卫机制。所以向它们介绍过去的情报——岛上曾有过什么人?

“科技部长大人,还是你向莫尔斯指挥官解释一下吧。”我把问题抛给波普。他把一份名单分享给我和莫尔斯。

其上罗列了当年在岛上参与研究的科学家的名字。这份名单中可以说是聚集了许多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随便讲几个都会让人觉得如雷贯耳。比如克莱夫•艾芒,不仅是萨索斯前领主,也是这个星球上最权威的信息专家和生化专家;伦琴•约翰内斯,这个星球上最负盛名的人工智能专家,“火种I号,II号”飞船主电脑的缔造者;安娜•约翰内斯,顶尖的生化专家,擅长的领域是基因编辑;海尔•波普,致力于研究低温核聚变技术的专家……

而在岛上负责安保工作的,是原陆军第一集团军第七机械化师下属的机甲旅,绰号“勇士”,以及战术机甲飞行大队指挥官香侬•恩格斯。因这些部队执行的是秘密任务,所以调过来后,其番号就从原部队中抹除了。

为岛上提供后勤保障的,是专设的后勤保障部。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调动,当年皆是秘密进行。兴师动众,规模丝毫不亚于造出人类首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待莫尔斯读完简报后,我对莫尔斯说道:“问题在于,这份名单上的科学家们,在我们的人事档案库里,记载都是身故。而在我所获取的信息中,表明他们在岛上。真相究竟是什么?还有这些军队和后勤保障人员,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他们是否还在岛上呢?现在掌管这座岛屿的,究竟是什么人?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必须登岛才能确认的问题。这项任务由你承担。”

“得令。”莫尔斯回答。

我还有一个顾虑:担心敌人已经控制了这座岛屿,但暂时不便向莫尔斯他们说明情况。

“诸位都连线吧!我发出指令。“等待参会众人都列席后,我说道:“为了展开下一步行动,现在我要你们讨论一下,如何弄清浓雾之下山谷的准确地形。”

因为雾层存在的缘故,现下无人机下不去,电磁扫描,光学观测都无法达成目的。若是从东南西北各处投放地形机器人,效率实在太低,而且还必须先解决通讯问题。都不是可行良策。众人讨论一阵之后,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会议陷入胶着的状态。

“属下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潜艇指挥官梅索尔发言了。

“讲。”

“是否可以模仿潜艇在海底探测地貌的方法: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如果有一个足够大的超声波雷达,就可以测得地貌。因为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不会受到强电磁干扰,也不会受到雾气和能见度的影响,打个比方,就像是……给病人打了一个“B超”,不用开膛破肚,就能看到他肚子里的曲曲弯弯。您觉得是否可行?班达舰长?”梅索尔看着班达,试图寻求空天军的支持。

班达摸着他那宽厚下巴若有所思。

“也许……可行。但是我们到哪儿去找这么一个超声波雷达呢?”

梅索而回答道:“鹦鹉螺”号上的海床勘测系统也许可以试一试。在攻击型潜艇的的维修备件中,尚有备用系统。如果调一台过来,装载于飞行器上,对岛屿进行扫描,应该能够很快得到岛屿地形。”

“这套装置有多大尺寸,有多沉呢?”班达问。

“大约需要两米见方的空间安置,重量在3吨以内。“梅索尔回答。

班达说道:“这完全不是问题。领主大人,我们从摩迪维亚舰队紧急增派“齐柏林”号电子侦察飞梭,把它的电子吊舱加以改动,装入“鹦鹉螺”号上的超声地貌装置,利用这种长航时飞行器在空中反复扫描,就能实现梅索尔指挥官的构想。也许……最终能得到一副类似于海底地形图之类的东西。不过,为了避开等离子光团的攻击,作业全程飞行高度需要保持在雾层上方。”

“好吧,咱们就给这个岛做一次特大号的B超扫描。这个岛以前被称作雾岛,为了行动方便,我们沿用旧称。”我为这个方案拍了板。

我心想,目前情报缺乏,有必须要深入虎穴。未免激怒对方,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采用剥洋葱战法,逐步蚕食这块弹丸之地,把对方拉到谈判桌前。只要能谈,就好办。

“最后再次重申一遍:你们执行任务的情况,只能向我汇报,不能私下共享情报。违反禁令者,就地撤职并承担相应责任。最极端的惩罚,是枪毙。散会吧。”

会后,我向指挥官们分别颁布了四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执行者为陆战队指挥官莫尔斯。今夜由其带领空天陆战队登上雾岛南端白沙滩,建立滩头阵地,架设通讯塔。另派先遣队搞清强电磁干扰来源,并利用地形机器人探测周围环境,划出安全活动区。

在得到进一步指令之前,陆战队员不能深入谷地。

第二道命令,执行者为“奥德修斯”号舰长班达。内容为在24小时内完成岛屿地形扫描工作,并提供岛屿的详细地貌图。

第三道命令,执行者为希瑞尔。由其组建生化专家组,跟随陆战队登岛。这组人将在陆战队确认的安全范围内,对岛上生物进行取样研究。

第四道命令:执行者为科技部长波普。波普将在未来48小时内组建一个科学家团队,以备登岛接触科研设施。这批人员中要包括人工智能专家,核聚变专家,信息安全专家,工程机械专家等。加入到行动中的科学家,必须通过规定的背景审查。

众人各自领命而去。雾岛上发生的情况,超出了常规认知,行动中须小心才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