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出使河东?113(1 / 2)

吴希始终对启用民兵心怀疑虑。

宋代军备到此时的熙宁年间,募兵制之下,禁军和地方上的厢军固然是战力渐渐倾颓。

但想要通过保甲法将农民转化为预备役的士卒,他却也是十分不看好的。

“官家,前汉之时,之所以能够让百姓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其关窍在于百姓可以通过战争获取进身之阶。故而自然是闻战而喜,平日里也愿意接受训练为战争做准备。而我朝一向压抑武人掌权,百姓无法通过战争获取名位,保甲民兵自然不可能真的代替正军充作战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没有利益,又凭什么让百姓们抛却自家农活,转而去为了赵家人卖命呢?

“吴氏子此言谬矣。官家,臣在江宁之时,曾见过广勇军、虎翼军操演,这些所谓的正军又哪里有什么战力可言呢?而保甲之下,各路、各州遴选最佳者充为战力,则即便是民兵也能够比正军为强。”

顿了顿,他接着道:“而且现如今的募军多是游手好闲之徒,而农民都是淳朴而气力强盛者,且相较于游手好闲更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所以臣以为,保甲并非绝对不能作为正军,只看官府如何去遴选、训练他们罢了。”

一旁的文彦博却有不同意见:“太祖征伐天下的时候,可是没有用过农民为兵的。”

王安石继续反驳道:“太祖征伐天下之时,天下大势是五代纷争不停,百姓们穷苦得不行,自然不适合从军。而且当时公侯将相多自军中起,就像吴冀之所说,天下豪杰见军中有利可图,当然愿意从军。如今豪杰见军中无力,大多都去读书参与科举了。因此应募从军之人,当然是游手好闲者居多。”

听了一阵子的官家适时开了口:“好了,民兵能够充作正军之事,且先待保甲施行数年,观其成效再论,正军数年内也不能尽数废除。卿等且先议一议河东保甲事如何?”

吴希这时总算重新获得了开口的机会,当先言道:“依臣既往所知,河东现已行有民兵之制,称为义勇、强壮,对否?”

保甲法作为一项颇为成熟的制度,自然不是凭空产生的。

其实,在宋代边疆左近的区域,早先便已有过许多民兵制度的尝试,以应对辽国方向的小范围袭扰。

在河东,便有名为“义勇”和“强壮”的民兵制度,而且已经实行有些年头了。

“不错,吴卿倒是确是知道的不少。目前欲行河东保甲,便想借原有的义勇、强壮为名,三丁为义勇、两丁为强壮,不另外改成保甲的名字。”官家解释道。

王安石闻言却是有些诧异:“官家,这并非是王安礼所奏之法吧?为何还要沿用义勇、强壮之名?”

“从具体规定细则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仍然将保丁叫做义勇、强壮罢了,百姓们早已习惯了义勇强壮制度,若非更名恐怕又会导致民众不安了。”

听到这里,吴希却是有了别样见解:“官家,且容臣一言。据臣所知,原行于河东的义勇、强壮制度,所充任者都是贫下户等之人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