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老少论政85(2 / 2)

“一则内翰曾布,此公虽受王相公大力提拔,但在政见上却与对方也有许多龃龉之处,反倒与冀之你的许多想法有所契合,日后说不得可以引为内援。”

“欧阳公这句引为内援的意思,是指让我短时间内不要入朝?”吴希问道。

“正是此意,至少三五年内暂且不要入朝,待有朝一日宰执易位,方是入朝重整纲纪的好时候。在此之前,不如先把通判资序熬下来再说。”

宋代极重资历二字,具体而言的资就是指资序,比如说若想任命一个人为知州,则此人档案之上就必须有通判的资序,否则断然做不成知州。

而资序也需要时间去熬,一任通常为三年,三年后方可成资迁官。

当然,以皇权打破惯例,特许成资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见吴希了然,欧阳修这才继续道:“二则西北王知军(王韶),此人不在朝堂,而是在陕西那边主持对吐蕃战争,开疆拓土。冀之若是对功绩有所向往,日后入仕不妨求官家予你一个陕西路的差遣。”

熙河开边嘛,这吴希倒是熟悉得很,号称拓土千里,算是北宋王朝最后的光辉所在了。

“三则御史中丞邓绾,此君攀附王、吕,俨然一条疯狗,虽说看样子是蹦跶不了多久的,但冀之还是避着走为好。”

吴希点了点头,这人他倒是不太清楚底细,不过听欧阳修说来,显然也是个长于攀附的小人了。

之后,欧阳修又将朝中几处紧要职任的掌管官员,对吴希一一说清,便也觉得大差不差,就要就此收住。

不过临了,其人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忽发一笑:“说起来,冀之可知道你那篇策文递上去,是何人反应最大吗?”

吴希听得一头雾水,听对方这意思,恐怕不是此前提到的王安石、曾布等人啊?

那么又是谁呢?

欧阳修见对方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也不再多卖关子,说道:“正是那邓中丞的下属,监察御史里行蔡确蔡持正。”

听到是此君,吴希倒是也没有多少诧异,这位蔡确那可是起冤狱以夺人之位的行家里手了,一路升迁都是靠着斗倒之前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做到的。

这般品行之人,偶尔发个疯咬自己一口,倒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这蔡持正表字取得不错,为人却与这表字没有半点关系。日后此君恐怕还会与冀之你作对,要万般谨慎啊。”

“唯,学生谨记教诲。”

欧阳修郑重地点了点头,终于再无特殊交待,便也就当即起身,言说要回卧房休息去了。

吴希自然小心搀扶在其人身侧,慢慢走出书房之内。

好巧不巧,淅淅沥沥的小雨就在此时落下,他忙不迭回身去拿油纸伞,欧阳修却是脚步不停走了出去。

“冀之,这么小的雨你何必大惊小怪,此处离我卧房又不甚远。”

吴希追出门来,却没解释,只是小心为对方撑好伞挡住风雨,以至于自己半边身体暴露在斜风细雨之中。

身后的烛火微微跳动,映照出一老一少两个影子,在黑夜中越拉越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