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佛祖对还是夫子对(1 / 2)

慕容复和鸠摩智对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里的戏谑之意,二人默不作声,袖手在旁,笑看大理段氏的这场闹剧,而枯荣禅师也没让人失望。

“明王!”枯荣禅师深深叹息,迈开步子,先冲鸠摩智点头,又像慕容复示意:“慕容公子!”

“两位可否给老衲些许时间,处理家务事?”

“禅师请便!”鸠摩智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禅师执着荣耀传承,与道无益!”

话落,枯荣禅师如遭雷击,半晌后才冲着鸠摩智深施一礼:“国师高见,小僧受益匪浅!”

这番僧虽倚强凌弱,但佛学修为甚深,一番话暗合枯荣神功要义,令自己于刹那间有所顿悟。

自己已是黄土埋脖子的人了,枯荣禅功却依旧无法突破亦枯亦荣之境,想来真如番僧所说,是因牵挂子孙后代的前程,执着先祖曾经的荣耀。

“大师自便!”慕容复见枯荣禅师的目光望过来,不由笑道:“有道是欲攘外,则必先安内!”

“在下深慕春秋之意,不做趁机小人。”

“好一个欲攘外,必先安内!”枯荣禅师仰天长叹:“慕容家有麒麟子,可叹我段氏福薄!”

“段正明听令!”枯荣禅师肃声道:“老衲今日依仗辈分,为子孙后代计,再行一回家法!”

段正明心中为段正淳暗暗叫苦,却没有任何办法,无论辈分、武功、威望,眼前这个老僧都是段氏第一人,又大庭广众,他实在反驳拖延不得。

“今日,除去段正淳宗籍身份!收回段正淳一阳指武功!行走江湖,不得以段氏子弟自居!”

说着,枯荣禅师如朽木般枯槁的身体,在瞬息见丰盈充实起来,身上袈裟飞出,将段正淳裹成粽子,他探出一只大手,捏住段正淳食指、中指。

“喀嚓!”清脆的骨骼碎裂声。

“啊~~!”段正淳惨叫出声,凄厉无比,而枯荣禅师不管不顾,对她另一对手指如法炮制。

“段誉的过继,你自己回宫后办妥!”

“歹竹难出好笋,立段誉为太子后,你需带在身边,时常教导他治国之道。”

“闲暇时,带来我处,由我亲自指导武学!大理段氏的继任者,必须是文武兼备的明君!”

枯荣禅师漠然道,他虽在天龙寺深居简出,却对段氏诸事一清二楚,昔日大理内乱,使他亲兄长死于非命,令他亲侄儿面目全非,他痛彻心扉。

为国家计,没有出面阻止段正明兄弟上位。

但当初段延庆来到天龙寺,他是知道的,为了消除内乱,安抚既得利益者,他没有出面救治段延庆,但对菩提树下香艳的一幕,并非一无所知。

待段誉出生,他为之洗礼,甚至有些窃喜。

此子,像我亲侄,多过像段正淳!

世间因果,当真奇妙!

这也是他放弃了段正淳,却没有放弃段誉的最大原因,他也因此难以念头通达,武功止步不前。

鸠摩智含笑点头,而慕容复却是眯起眼睛:这老和尚竟然对段誉如此重视?血脉可很远了!

再说了,他对段正明都没有这么在乎!甚至为了应付强敌有让段正明出家的想法,让皇权旁落!

难道,这老和尚知道段誉的身世?

慕容复决定试他一试,他上前拱手道:“大师为段氏清理门户,将来太子登基,正本清源...”

枯荣禅师听了“正本清源”四个字,常年面无表情的脸上,竟有一丝变化,令慕容复侧目。

“禅师,我一向喜好佛法,只是未曾得高僧点化。”慕容复意味深长道:“大师可否指点...”

“你身旁的大轮明王,比老僧更懂佛法,更有慧根!”枯荣禅师漠然道:“你何必舍近求远?”

“国师学的是密宗,大师学的是禅宗。正如夫子以德服人,公羊学派却说九世之仇犹可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