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时候多想想自己好吧【修】(1 / 2)

天龙寺中,鸠摩智身披袈裟,脚踏芒鞋,正上下腾挪,与六脉剑阵周旋,一时间刀气冲天,热浪滚滚,剑气肆虐,呲呲作响。

“六脉剑阵果然精妙绝伦!”

鸠摩智宝相庄严,目光清正,两耳垂肩,颇有佛陀之相,他双掌合十,讥讽道:“只是小僧听闻这六脉神剑该是一人所使才对,剑阵有失轻灵。”

“更何况,天龙寺以六敌一,以多欺少,也不怕堕了先祖威名!”

“国师武功盖世,非一人之力可敌!”枯荣禅师背对战场,端坐蒲团,不为所动,淡然道:“边陲小国,人才稀薄,让国师见笑了。”

他眼睛似睁非睁,半张脸如新生婴儿般娇嫩红润,半张脸如老树枯木般沟壑纵横,身上弥漫淡淡死气,正是修习枯荣禅功所致。

说着,他右手大拇指向后点出,一道雄浑至极的剑气激射而出,破空声迅疾,如电闪雷鸣,颇有石破天惊,风雨欲来之势。

其余五人同样抓紧时机,各自射出一道剑气。

鸠摩智面色一凛,急忙使出宁玛派师传绝技火焰刀来,将六道剑气笼罩其中。

双方真气僵持,纠缠,几息后劲气席卷,烟尘四起,段正明与本字辈四位高僧齐齐后退一步。

一个个面色苍白,显然真气消耗过度。

若五人欺身而上,合攻鸠摩智,断不会如此艰难,可若组成六脉剑阵,则难以为继。

气浪滚滚,枯荣禅师的宽大衣衫也被交战余波掀起,露出皮包骨头的身体,佝偻,可怖。

反观鸠摩智,虽然后退三步,步步踉跄,却面色红润,眼神犀利如孕育着两柄离间,更是能放声大笑,声振屋瓦,显然意犹未尽。

“天龙寺奈何不得国师,国师亦奈何不得天龙寺。”枯荣禅师低眉垂首,语气波澜不惊:“国师不妨退去,本寺便当今日之事从未发生...”

“若是国师对大理的风土人情有兴趣,也可停驻几日。”枯荣禅师示意段正明上前:“我大理段氏俗家掌门段正明,会招待好国师。”

枯荣禅师语气淡漠,实则心中颇心灰意冷。

遥想当年,先祖段思平何等英雄豪杰,以六脉神剑横行天下,罕逢敌手,让大宋赵匡胤也深深忌惮,此二人与逍遥子,慕容龙城合称武道四祖。

可段氏子孙不孝,荒废功业,竟被一个吐蕃僧人威逼至此,羞也!愧也!恨也!

“禅师此言差矣!”鸠摩智收起骇人架势,理顺衣衫,此刻他身上的禅意竟不弱于对方,他拱手道:“小僧曾答应将六脉神剑献于慕容先生!”

“虽斯人已逝,但情义千金,更应牢记!”

鸠摩智声如洪钟,舌绽春雷,惊的众人站立难安:“小僧定要求得六脉神剑剑谱,在慕容老先生坟前烧化祷告,方不负相交一场!”

鸠摩智一身浑厚气息蓄势待发,他双目迥然有神,右手拈花,唇边微翘,颇有大德高僧之态。

“啪!啪!啪!”

静谧凝重的佛堂内,传来放肆的鼓掌声。

“说得好!”

高喝声,如晴空霹雳,雷鸣隐隐,令人侧目。

“国师重情重义,为一句承诺万里奔波,实乃奇伟丈夫!家父若地下有知,必能含笑九泉!”

夸赞是显而易见的,只是这话让天龙寺众人不由得面色发苦,来人内力不弱,却是敌非友。

鸠摩智一愣,转头望去,却见一白净公子,手持折扇,腰悬长剑,踱步而至,细观下只见剑眉星目,俊朗至极,一身水墨长衫,更是潇洒飘逸。

这样貌,可把吐蕃男儿比下去了,所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古人诚不欺我,鸠摩智暗道。

“这位莫非便是慕容博老先生的公子?”鸠摩智反应过来后大步上前,拱手道:“果然虎父无犬子,姑苏慕容两父子,皆人中龙凤!”

两月之前,派人传信于我,一路跑死八匹快马的人是你吧?与我约定共取大理六脉神剑。

事成之后,还施水阁,琅环玉洞中百家武学任我观看,而我则需将你引荐给吐蕃国主。

“国师谬赞!”慕容复快步上前扶住鸠摩智的胳膊:“家父却是单讳一个博字,生前也曾听他提起过国师有大智慧,大毅力,大觉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