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初行见闻(1 / 2)

往凉州方向而去,越往东行,沿途的景色越是荒凉,这也不准确,应该是凡是离开城镇,景色都如这般荒凉。

左边即北方,是荒凉的山连荒漠,绵延西北。跨过荒漠就是草原,那里便是大魏百年宿敌突厥。

右边即南方,是巍峨雪峰接天山脉,横贯东西,而翻越接天雪峰,便又是广阔的草原,那里便是第二大敌,新生的强国吐蕃。

楚离骑着一匹老马,撩起脸上面巾。“呸”的一声,吐出口中的沙尘,腹诽不已:难怪诗仙写过好几首行路难!怕不单是时运不济,而是这个时代,行路是真他妈难!

这匹老马是赵巡检从县卫所淘换来的,据说有大宛马的血统,胜在稳健,耐力也好。没花费多少钱,用来行路再合适不过了。

官员外任,军人戍边、商人运货、学子应考、诗人游历都不得不踏上长征一般的旅途,哪怕山高路远,跋山涉水,险滩恶浪,也都无法阻挡人们的旅行之路。

古道、西风、瘦马,但他不是一个人,这茫茫荒漠路也不是一个人能成行的。这是一只鱼龙混杂自西域而来,往神都而去的商队。前日离开延湖城,他便付了几十大钱给商队领队人加入其中,一是他们有向导,在荒漠中没有熟知路程的向导很容易迷失。二是有大队人马,也可以抵御未知的危险,兵荒马乱,这世道可不再如十数年前太平。

漫长的丝绸古道上半天也见不到个人影,十来骑护卫左右缓缓行进,目光始终在周边扫视。这条路并不安全,昨日,一行人路过某个山洼时,就发现了几具尸体。个个身首异处,死状极为恐怖。不但周围不见任何值钱的东西,就连尸首,也被野狼咬的散落四处,凌乱不堪。按照常走这条路的商队向导所说,作恶的要么是一伙盗匪,要么就是接天雪山那一边的吐蕃游骑打草谷。只有他们,才会不止抢夺财货,更是视人如猪狗,赶尽杀绝。

前方是一处废弃的土堡,已是残破不堪,领头的车队挥舞了几次队旗,缓缓的靠近了过去。

楚离抬头看看日头,已是正午时分,知道这是想着歇歇脚,人吃马嚼,正好避避风沙。沿着土堡把车队排列成半圆,护卫行商们便靠着残垣断壁闹哄哄的围坐了下来。

“凸你妈的马大头,放水给老子滚远点,看着就恶心,让耶耶如何吃干粮!”

“你个狗货,是见得耶耶家伙事羞了老脸?”一个精瘦的刀手笑骂着绕过土墙。

行商的多是些粗鄙汉子,口无遮拦。

“要方便的都他娘走远点,这点小事还要队里做规定专门要求不成?”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围绕着土堡巡视了一圈,眉头微皱,低声呵斥了几句。

目光所到之处,商队的众人都赔着笑脸点头应是。

此人长着高高的鼻梁、一双深邃的淡蓝色眼睛,浓密的眉毛,留着一把短胡须。一看就有着西域人的血统。这便是商队马队的头领康永安了。

康永安扫视了一圈,瞥了一眼已经行至跟前的楚离微微点头示意,而后便向马车停放的货队处走去。

楚离的身份是赴神都游学,备考科举的“乡贡”举子,算是有些社会地位了,至少手持“解状”在这官道一路上可免费住官家驿站。

而商人却是地位轻贱,这其一是限制商业的发展,对商业生产征收沉重的关税、市税,以此来限制商业的发展和打击民众想从事商业的热情。

其二便是为了对商人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进行限制。

“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有工具之一,只有金钱才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则永远不会”

楚离翻身落马,和一个孤坐在墙角的浓眉大眼,皮肤粗糙的矫健少年对视了一眼,向前走去,顺势坐了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