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言为重百金轻17(1 / 2)

平时总是关在实验室里很枯燥,而手头这个与大家的事业前程又多多少少挂钩的项目,却又迟迟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大家心底多少都有点邪火。难得出来一趟,彻底抛开各种琐碎,放松放松也好。

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不得意时更要找机会释放一下心理压力。

再怎么心态老成、人生早熟,余声终归还是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小伙子。和还算熟悉的同龄人一起开怀畅饮,的确比应酬酒局要开心不少。尤其那个带队的徐博士,之前余声那个异想天开的在管壁上缓释营养剂的主意,就是他和另外一个博士在想办法推进。那个方案,据说近日稍稍有点眉目了,许博士更是以此为借口,好好灌了余声两杯酒,啤酒也是被他劝了改清酒的。

热闹的结果就是随行的王主任电话打过来的时候,余声根本没有接到。还是打通了项目组一个小姑娘的电话,才找到了余声。

项目组自己找的吃饭的地方,之前已经通报给驾驶员了。王主任来电的意思是那边的商务局看起来不像要大搞的样子,这样的话,再有个半个小时差不多就结束了。问问余声这边进展怎么样,等会儿车子顺路接了他,就近就从西南方向上高速了,路虽然远一些,但这样走可能好开一些。

王主任这通电话来得真及时。真让渐入佳境的大家这么喝下去,搞不好真能喝倒两三个。余声赶紧提议以瓶中酒为限,既要喝好也要吃好,点了那么多肉,千万别浪费了。

徐博士年纪不算大,劝酒的功夫还真可以。说是啤酒喝多了老要上厕所,高速上不太方便,忽悠着余声喝清酒,其实清酒喝多了,不也是一个德性。

起身去了趟洗手间,再来两口泡菜炒五花肉,总算把酒劲稍微压了压。还别说,泡菜炒的五花肉,不仅不腻,反而很过瘾。

就这么边闲聊边收尾边醒酒,9点不到的样子,车子就只差两个红绿灯了。下楼后,很顺利地就找到了自带光环的车辆,施施然就这么撤了。项目组的同志们,还要再坚守两天,后天下午才能撤。

项目组的那个小姑娘也跟着上了车,王主任介绍才知道是何师兄的一个亲戚家的小孩,跟着项目上长长见识的。毕竟不是科研出身,所以平时在组里以内勤为主,这次过来就她一个女生,可能有点觉得不太方便吧,反正第一天的重头戏已经应付掉了,就想着搭便车提早撤了。于是车子又稍微绕了一下项目组入住的酒店拿了行李,这才正式开始返程。

何师兄酒量其实也就是中等,本来已经做了思想准备,有需要就认真地冲锋陷阵一把的。没想到,可能是因为还是工作日的原因,晚上的酒局大家都只是点到为止把礼数尽到就行,没有主动表示酒兴很高、要认真喝一喝的。何师兄主动发起过几轮,情谊表达过了也就见好就收,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

虽然说酒没喝嗨总感觉有点不圆满,但是能意外地偷一回小懒,也是高兴的,反正这次也只是日常维系一下关系的。只是后备箱带过来的酒,有一半又要拖回去了。

车上人多,何师兄没有多说项目上的事,倒是聊起校友聚会的安排了。已经进入6月了,最迟一个半月,就得二合一地把年会开了。今年新来崇的校友的联络,这个不难办,还是找在人社局的缪师兄帮忙,基本上就七七八八了,再问一下去年的新校友,就不太可能有遗漏了。校友总会那儿也有统计,但是数据往往要滞后一些,所以崇州校友会搞活动,往往是依靠自己的渠道来联系。

稍微有点复杂的是已经退休的老学长们,他们参会的热情很高,但是因为交通、身体等等原因,有时候可能参加不了,这个就需要一一沟通对接,个别的还需要做一些个性化的安排。

余声表示,最近手头事情也不多,就和往年一样协助着张罗起来。大巴车还是以校友会的名义租借一辆,从崇州汽车站把县里的校友统一接送会场。市区几个有车的校友,提前联系动员一下,分分工就把市区的老学长接了。今年何师兄负责办会,背靠大树好乘凉,会场及用餐就更不用烦心了。

唯一有点为难的,是请嘉宾领导致辞和讲座。今年不比往年,得稍微上点档次才行,市里分管统战和人才工作的副书记是第一人选。余声建议,此事最好何师兄亲自出面张罗才好。如果省校友会再来个把会长、兄弟院校崇州校友会再来个把代表,那就完美了。

两人聊着聊着就把分工大体确定了。大事何师兄负责,庶务余声牵头张罗,往年其他几个热心协助办会的校友,也由何师兄亲自再去动员一下,一起行动起来。

正事聊完接着聊闲情,一路谈谈笑笑很快就从苏崇大桥过江了。直到快要下车了,何师兄才开口说刘博士这个项目接下来还请余声继续费心帮忙参谋。余声想着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就爽快答应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