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青鸟殷勤为探看16(1 / 2)

和一群既不认识未来也不可能有太多交集的人,喝一场热热闹闹走过场的酒,这种事情,余大仙才不干呢!还不如和项目组的兄弟们借机小聚聚!一晃也有几个月没在一起喝了。

再耐心地让车开了一会儿,终于到了设在沪海世博会主题馆的展会现场。开幕式已经开始,领导大神们热情洋溢的讲话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中间女主持人串场的声音则莫名地有点尖锐,听着不怎么舒服。

何老板在大会现场拍了个照,就直接去自家租赁的小展位了。

今年的展会门类分得很细:有医疗器械、诊断治疗设备、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辅助设备、口腔医疗器械设备、医疗信息系统、医用敷料、医用磁共振设备、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等等多个大类。项目组选来选去,在手术室设备及器具这个大类报名参了展,如果放在医用敷料里参展,也确实有点掉面子不是。

至于展位,选了个中档的9㎡“豪华标准展位”,但没加20%的选位费拿个双面开口的转角位置。螺丝壳里的小道场,主要就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个电源插座,15800元的参展费用,该花还得花啊。这么看来,12800元的“标准展位”,估计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何老板说来转转还真的就是来转转,扫了两眼,说了声辛苦,就像是把余声专程送过来一样,风风火火地就撤了。看来上午要打卡的地方不少啊!

前前后后都来过好几回了,项目组的同志们都比较熟悉套路了,轮流安排一个人看门面兼作休息,大部分人都分责任区去逛展收集情报了。余声算是自由人,没有具体任务,一起帮着看会儿展位也行,想逛就自己逛。

既来之则安之。坐了半天车,真不如到处溜达溜达,第一次参展的余声就这么瞎转悠起来。说起来,这还是他这个医学院肄业生转系后第一次这么全面深入地接触医疗器械这个行业。

各种千奇百怪、别出心裁的器械看得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又有一些大工若朴、大巧若拙的重磅武器,远远地就散发出慑人的气息,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在一家专门生产医用剪刀的小展台前,余声还有心思和人家聊了聊。自从解剖课上当个二把刀体验过几次之后,余声一直对医用剪刀情有独钟,有大有小、可直可弯、有尖有钝、仞利钢强、能剪能撬,并且还基本上不会生锈,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必备良药。

这么成熟的产品,市场早就被瓜分殆尽了。怎么还有新厂家挤进来讨生活呢?原来,他们家通过连接方式的创新,使得剪刀可以在不用张太大口的情况下,一下子剪出很长一段距离。不像普通的剪刀,要想剪得长就得张得大,要是受限张不大那就只能短短地一点一点儿去剪。

这倒有点意思,可惜以余生“多多里面知少少”的医学知识储备,实在想不出什么样的医疗场景既会让剪刀的张口受限严重又必须一下子剪出尽可能长的距离。拆定时炸弹可能倒是用得上!

看着余声这副好奇宝宝的模样,临走的时候,人家还很客气地赠送了一个样品,以供回味。

就这么走马观花地逛着,直到中午的盒饭送到了,余声才被电话喊回去吃饭。中午就只能这么对付了,晚上再好好搓一顿。

干完盒饭,余声也不好意思霸占那张宝贵的休息椅,接着到处转悠,直到接到驾驶员电话才停下脚步。何师兄担心下午行程赶不及,就不专程跑过来了,下午就在中午宴请的酒店的咖啡厅请余声去坐坐。这会儿来接,正好时间差不多。

余声和项目组的留守打了声招呼,就出发了。1点半,来到了不远处的沪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中午的午餐看来只是品了品红酒,完成任务的何师兄心情很是放松。

刚刚午餐结束,咖啡厅里人很少,就这么在外滩的酒楼里、静谧的灯光下、舒缓的音乐中,开始了御前奏对。

何师兄先是狠夸了一通余声,视角独特、观测细微、洞察先机、直击本质,比那些照本宣科的分析报告强多了,总之是怎么夸给力就怎么夸。也不怕用力过猛,搞得余声都有点受宠若惊了。

接下来就是戏肉了。何老板先问了一个刘博士以及余声都没怎么谈的小问题,这样的项目未来怎么赚钱呢?余声是这么考虑的:

以他的想象,估计刘博士将来要走的应该是收编招安的路数。向职业医师象征性地收点年费,更多地是为了保持黏度和门槛,建立起品牌形象,然后和各大药商联名或者收费站台搞搞学术活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