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闲正好路旁饮(2 / 2)

老先生登仙后,幸赖馆职用心,此馆虽沉浮战局、几度枯荣,但藏书尚在、事业尚存。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改组为“崇州市图书馆”,并邀郭沫若题写了馆名。

创办百年之际,规制更为宏伟图书馆新馆正在新区拔节而生,但目前尚未完工交付。老馆依然一如100年前那样,在濠河之畔默默地向公众开放。

在这样的文脉重地寻踪问迹,自然更能够思如泉涌、灵光乍现。这是余声个人数年来的小小心得,当也是老先生沾馥后人的遗风余泽。

崇州市图书馆离医学院不远。那边有个差不多古旧的医校巷,巷子两侧都是低矮的老民房老公房,有些甚至已经接近危房的状态了。但却藏了不少美食小馆,很受医学院的学生和附近的白领追捧。

巷子里的吃食很杂,有中餐、有西餐、有小食、有饮品。余声今天有点馋的是牛蛙面。呼哧呼哧嗦完了加了整整一只牛蛙的大碗汤面,酸辣过瘾、酣畅淋漓。

离图书馆开馆还早,于是余声就先在东隔壁的博物苑里溜达了起来。

崇州博物苑也是张謇先生所创,1905年即首开风气,比故宫博物院的开放整整早了20年,比隔壁的小兄弟崇州图书馆也年长了7岁。该苑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1988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日不来,古老的博物苑也与时俱进日益时尚起来,竟然在新馆的一角开了一间小小的茶室。除了咖啡、奶茶,竟然还有绿茶。余声小小地确幸起来,点了一杯茶,就这么吹着空调,正对着那棵五百多岁的古银杏树,隔着玻璃欣赏起小路上的行人和阳光下的树影,很有一番遗世独立、飘然欲仙的感觉。

茶尽兴尽,余声就慢悠悠地踱进了图书馆。本来还带着目的的,要专注翻一翻和医学信息相关的主题。但渐渐地,也就抛诸脑后、全然随性了。

立夏已经快一个月了,太阳落山得晚,还是萧湄打电话来问,余声才发觉已经快6点了。

赶紧收拢起遨游了一下午的神思,收工回家。晚上的余声继续沉浸在这种神游象外的状态里,啥事儿也没干,接着翻看了两本家里的闲书。

周四同样如此平淡,确认了一下新股已经乖乖呆在持仓里之后,余声连买单都懒得挂了,去驾校那儿打了个理论学习的卡,就又去图书馆里过神仙日子了。

就这样到了周五下午的时候,余声打了个电话,约何师兄下周的空闲时间,去把初步的想法汇报一下。

何师兄提议,方便的话,干脆就别工作日约见那么正式了,周六下午喊上朱枫一起边喝茶边聊聊也不错。

余声自无不可。

周六上午的时候,余声倒是有闲心,打开股票账户看了一眼。

还在持仓的几只股票,既没有大涨也没有大跌。已经清仓的沪深300ETF和格力电器,也没有大幅回调。中的新股黄海机械,估计要到下周才能上市。

周二卖的票,流水账还没得空记上。余声赶紧补录了一下。以后还是要第一时间就上账。

盘点盘点,名义上的股票市值差不多有12万了。再加上3万7的保证金和2万块的固收基金,账上的资产规模接近18万了。下周要是运气好,黄海机械上市大赚,说不定就能历史性地突破20万了。人还是要有点梦想的,说不定就实现了呢!余声倒也不太贪。

看起来,这个SQRT(PB*PE*r)可能还真有点什么干货。等把何师兄这事儿弄完了,下周要好好地来琢磨琢磨!

想到这儿,余声突然意识到,一直就这么根号下市净率乘以市盈率乘以利率地称呼着,也没给人家好好起个名字。名不正则言不顺,在脑海里已经晃荡了整整一个星期了,该给它起个好名字了。

“三率平方根”!

余声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酷酷的名字,简洁大气,直击数学本质,称呼起来也不费口舌,比什么“市净盈利率”之类的要好上不少。

可惜就是别人恐怕听不懂。算了算了,反正是自己用,就当是个乳名吧,后面有灵感再起个更高大上、信雅达的大名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