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此时心地忽超然(1 / 2)

东濠河有一处古景点,名曰“柳叶渡”。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古人应该就是在这个渡口折柳送行的吧。

渡口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了这个地名。有风雅之士在这里开了家茶馆,并因之命名“柳叶渡”。茶馆大门有一副今人新纂的楹联:“兰桨轻摇千叶梦;花风尽带满河香”。给这仿古的茶馆,平添了几分茶香墨韵。

余声来的时候,何师兄和朱枫都已经提前到了。他们刚好在聊手外科中心的近况。

朱枫这人特逗。他老爹是崇州赫赫有名的大律师,结果却不肯读法学。原因很简单,高中时瞄上了同桌的小美女,为了和未来的丈人搞好关系,坚决要求去学医。奋发图强考上了和协的北大预科班,又机缘巧合和来自华清的余声成为了一个宿舍的兄弟。

八年博士到手,既不留京、也不入沪,坚决要求回崇州发展,并很快地如愿抱得美人归。

但是在崇州附院,他却没有选择老丈人的手外科,而是坚决要求去了普通的骨科。

外人都不知道个中缘由,甚至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臆测。只有余声大概有点懂,这小子其实就是憋着一股气。

这股气不关乎人,而关乎事儿。当年还在北大读预科班的时候,朱枫骑自行车摔了一跤,好巧不巧,把右胳膊的鹰嘴骨给弄骨折了,校医院当然搞不定,就去北医三院被那帮“木匠”们好好折腾了一通。据他后来透露,很是吃了一番苦头。

可能打那时起,他就一心想着要干骨科,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做个德艺双馨的巧木匠,用实力狠狠地打脸当年的“庸医”。

其实他要是去手外科真的更容易出头。虽然因为有副院长亲自领衔带队,他老丈人这个中心主任只是二当家,但作为开山大弟子,也是“不见其比”的主持日常工作的人。女婿来了,自然会全力栽培、妥为规划。

在学术上,副院长凭借手艺正在全力冲击工程院的院士,他老丈人也在默默积蓄中,假以时日,亦不无可能。不过,具体的主攻方向,可能就不限于手术的术式了,所以对余声跟进的那个项目组也是很感兴趣,近期正在谈深度合作的方案。

但朱枫至少目前还是咬死了要在骨科钉钉子。

新进谈的跟附院手外科中心的合作,还在高层意向阶段,细节余声了解得不多。朱枫也不是受命来正式沟通的,只是作为一个有志气的骨科大夫,关心闲聊而已。

余声来了,很快话题就转到了周一到访的刘博士那个项目上。何师兄果然请朱枫帮忙了解背景去了。据朱枫的打听,人品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之所以没有搞临床,真的就是人家有更高的期许和目标。

对于刘博士这个专程过来安利的项目,朱枫也是很感兴趣的。他跑到崇州这种乡下地方,确实离科研一线有点渐行渐远的意思了,需要很努力地去弥补,才能勉强跟上大部队。如果能有一个系统的知识集成平台,无疑能帮他不少忙,相信对身处更低级医院的但学术上还有点追求的医生,也会是很好的助益。

听完朱枫的想法,何师兄又请余声谈谈。毕竟,今天这场茶会,源头就在余声这边。

余声先抛了一个令何师兄有点震惊的观点:这个刘博士不是来拉项目的投资的,而是来拉母基金的投资的。

理由有三:

一是何师兄虽然已有一个项目组在做神经领域的探索,但是前景还不很明确,进展和投资也都还没有发力。这个时候,对于新开一个医学项目并且还是医学领域的信息服务项目,初始兴趣不会很大。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的是想请何师兄投他们这个项目,那应该尽力把项目吹得天花乱坠,而不会像周一那样,点到为止、不深不透,尤其是对于盈利的模式和前景,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说明人家根本没打算把力气费在说动何师兄投这个项目上,而是用这个应该是最拿得出手的项目来秀实力的,进而谋求别的领域的合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