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卖国贼”李鸿章(2 / 2)

就在雷振宇恍惚之间,花翎帽老人已经坐上了一台金轿,头盖黄龙伞,由四匹马带领着飞驰离开。

“喂,怎么走了啊!我们怎么办?”雷振宇想要追上去,却被一旁的大褂洋人一把拉住,后者怒斥他,说道:

“那可是李鸿章,李中堂大人!你真是坐船坐糊涂了啊!我们的马车在后头!”

李鸿章!

突然,死去的记忆像是在雷振宇的脑海里炸开了一束烟火,点亮了整片历史的天空。

糊涂啊,雷振宇!中堂,还有多少个叫中堂的,刚才那花翎帽老人是李鸿章啊!

雷振宇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双脚发软,他看着四周围依旧兴奋不已的洋人,还有巨大的轮船和半空中飘扬的星条旗,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我这是到了……美国!?李鸿章去过美国,对,去的还是美国纽约!

瞬间,无数疑问涌入他的脑海:这是哪一年的美国?我成了李鸿章在美国的备胎翻译?这难道不是在做梦?……

但那穿大褂的洋人显然非常需要雷振宇,他命令几个仆人把雷振宇抬上了马车,这马车虽不及李鸿章的那般气派,却非常古典,是纽约富豪平时自己乘坐的马车。

雷振宇颤抖着,抚摸着黑色的车漆,那真实的触感在提醒他:

这不是在做梦。

马车很快在华尔道夫酒店门口停下。雷振宇浑浑噩噩地下了车,僵尸一般地跟在穿大褂的洋人身后,两人穿过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在无数高大洋人的注视下,来到了宴会厅。宴会厅里,李鸿章刚刚在长桌前坐下,左手边是刚才想要掌掴雷振宇的李鸿章长子,李经方,右手边的座位却还空着。

“快去啊,坐中堂旁边!快!”那穿大褂的洋人狠狠推了雷振宇一把,害得他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但现场没人注意到他,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鸿章身上。

他看似是一个耄耋老人,实则是大清国的脸面。

雷振宇小心翼翼地拉开椅子坐下。他刚一坐下,对面的卢杰将军便开口说道:

“今天为了欢迎李总理,我们找来了唐人街的中国厨师,准备了一些您的家乡菜。”

雷振宇悻悻地只是重复了一遍他说的话,没想到李鸿章听罢转过头,对雷振宇说道:“你跟他说,我们大清国的国宴,是要按‘天干地支’排列,福如东海鱼、寿比南山掌,下次有机会去大清国,我们一定按国宴招待卢杰将军。今天就凑合吃一顿吧。”

雷振宇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连中文我都听不懂啊!要我怎么翻译!

他只好硬着头皮把大致意思说了一遍,“福如东海鱼、寿比南山掌”像句顺口溜,他倒是记下来了,没想到说到这,对面的卢杰将军竟鼓起了掌,对雷振宇说道:

“您的翻译真是信达雅!我第一次知道,中餐可以有这么优美的说法。李总理,您身边这位,可真是一位人才啊。”

雷振宇听见是夸他的,顿时有了自信,直起身子,一字不落地把卢杰将军的表扬背给了李鸿章,全然忘记了自己只不过是在重复两边说的中文,哪有什么信达雅的翻译。

李鸿章听罢,只是微笑了一下,拿起筷子,竟径自夹起了菜。对面的卢杰将军很是尴尬,只好也示意身旁的将军贵族们也落座就餐。

吃饭期间,卢杰将军无数次想要与李鸿章聊天,李鸿章却理都不理,只是兀自挑着自己喜欢的菜点吃着,连雷振宇都觉得尴尬,也不再一字一句地复述,硬着头皮表达个大致意思。

不到十分钟,李鸿章便放下了筷子,摇摇头,对雷振宇说道:

“饭不好吃,不地道,假中餐。你跟他说,我累了,要回房间。”

雷振宇看着眼前这个满脸老人斑、胡子眉毛都花白了的七十几岁老人,一脸掩饰不住的疲惫像是篆刻在了他深深的皱纹之间。

几句简单的寒暄过后,李鸿章带着同行的人,朝酒店大堂走去,留下一群不知做错了什么的美国人。

这时,一个东方面孔的小男孩突然冲进酒店里,他身材矮小,动作敏捷,保安弯腰都抓不住他,几个腾挪便到了李鸿章面前,只见他喘着粗气,用小小的手扔了几份报纸到李鸿章眼前。

报纸洒在地上,大致可以看到上面全是英文,李鸿章自然是看不懂,但他却能读懂身旁洋人的表情,他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手足无措。

这些洋人的表情,雷振宇也看在眼里,他不由地也好奇凑上去看,这一看却让他吓了一跳:

那些英文字突然开始像是活过来的蝌蚪一样在报纸上游了起来!但不过一秒,他们就变幻了形态,竟成了一个个雷振宇看得懂的方块中文字,这些字凑在一起,触目惊心——

……

在这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标题下,有更大的一行字:

“我的妈呀,我这是见证历史了吗……”雷振宇呆呆地捡起一份报纸,喃喃自语。

李鸿章看不懂英文,却也大致明白一定是写了什么令他不堪的说法。他哼了一声,迈开步伐,离开了宴会厅。

他前脚刚走,四周围的警卫便抓住了那送报纸的小男孩。小男孩大喊大叫,脸被按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滚,却始终不掉下来。

雷振宇见状,赶紧上前拦住警卫,说道:“这小孩理应由我们处置。”

那些警卫见雷振宇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又是坐在李鸿章一旁的显要人物,便放开了手。小男孩却狠狠地咬了一口雷振宇的手,刚好咬在他的烂疮上,疼得雷振宇嚎啕大叫。小男孩几个腾挪,又一次躲开了警卫,冲出了宴会厅。

“好啊你,我最恨熊孩子了!给我站住!”雷振宇一边破口大骂,一边跟着小男孩冲出了宴会厅,又冲出了酒店大堂,在宽敞的纽约公园大道上,一大一小疯了似地跑着,引起街上身着华服的贵族们纷纷尖叫。

而在他们离开的华尔道夫酒店里,李鸿章坐在一把红色刺绣的扶椅上,叹了一口气,泪水随后滑落在他皱巴巴的手背上。

1896年的他,满是疲惫,满是后悔,满是遗憾——签署《马关条约》的是他,和俄罗斯人签订《中俄密约》的是他,在美国被骂卖国贼的也是他。

晚节不保,他咀嚼着命运捉弄的玩笑,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

1896年的他也不可能知道,118年后的一家中国公司,收购了这家华尔道夫酒店,在同一把红色刺绣的扶椅上,就放着李鸿章访美的老照片,豪掷千金、拎着购物袋的中国游客路过,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但那也不过只是一种历史罢了。

一场新的历史,即将被那个叫雷振宇的少年重新书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