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等着我吧(1 / 2)

张成是被自己每天固定的闹钟叫醒的,他下意识睁眼起床穿衣服,却发现昨晚自己压根没有脱衣服睡觉。他站起身来揉了揉眼,疾步走到卫生间开始洗漱,洗漱完后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脑海里李有的脸不断在自己的轮廓上重叠,他赶紧晃了晃头,在心里对自己说道:“等着我吧,我也一定会和你一样。”

随后张成走出卫生间,拿起来桌子上母亲陈姗准备的早饭,今天连椅子都没坐,直接背着书包拎着早饭就出门去了学校。而陈姗看到张成今天这么着急也没有多问,因为昨晚张建在睡前抱着自己的时候说:“小有长大得太快,小成也得长大了。”陈姗也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只会更刻苦学习,不过不是再和李有比。

当张成来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门口还没有学生,自己只身走进校门来到教室,打开锁开了灯,坐回到座位上就开始按照课程表进行一天的学习进程。张成有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是每天都会在早自习的时候把一天的学习工作安排好,根据课表情况来制定每门科目的预习和学习计划。而这个习惯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张成对待事物都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对李有离开学校的看法,一般情况初中就辍学的混混最后下场都算不上好,而李有离开学校是选定其他目标并为之努力,他也没有说过不再学习,而他也不可能不再学习。

张成梳理了一下今天的学习计划,看了眼手表,离早自习还有二十分钟,正要翻开书页拿起笔的时候,刘婧走了进来,刘婧看到张成后也惊讶了一下,但也坐回了座位,张成的旁边,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学习了起来。两人就在此一言不发,埋头学习直到正式上早自习。

早自习的铃声响起后,全班同学也已准备好开始学习,这时安老师进了教室,站上讲台环顾班级,浏览一圈以后才发现讲台旁边的座位上是空的,连书包都没有,这时安老师就吩咐全班同学自觉学习,保持纪律。然后走出教室,对张成挥手示意出来谈话,张成看到以后也是径直走出教室,站到安老师面前。

安老师在此之前在年主任嘴里知道张成和李有两家关系很好,李有一家在车祸前后的事都是张成的父亲张建亲自忙前忙后,对于财产赔偿什么的,都是张建努力争取后告知李有,而张成和李有也是从小到大的朋友,想了解李有的情况找张成就行。于是安老师对张成提问,语气柔和,:“李有今天怎么没来上学啊,是心情不好吗还是有其他情况?”安老师本想再问一句是不是因为昨天自己在全班同学门前质问李有而让他感到不开心,但也没开了口。而张成听到安老师问题,也是老实回答:“安老师,李有离开学校了,他以后也可能很长时间不在本地,他去打电竞了。”

当安老师听到张成如此回答的时候,一张小巧精致的漂亮容颜却摆满了难以置信,安老师没有想到李有会做出打电竞这种荒废他学业的选择,也没有想到李有这么一个十五六岁的初中生,在失去至亲的情况下还要离开本地,安老师随即语气急迫,尽显担心地问张成:“那李有一个人要去哪里,有人照顾他吗?”张成也早就料到一样,对安老师回答:“安老师放心,我爹会照顾他的,他要去哪里也会告诉我爹的。”安老师听到张成这样回答也算是放下了心,但也对李有这个十五六岁的初中生的感觉里把疑惑,担忧,欣赏杂糅在了一起,以至于她很难去真正的去了解李有这个孩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安老师让张成回了教室,随后自己来到办公室,看到年主任正在办公,赶紧走到年主任桌前,把张成说的李有的情况复述给了年主任,而年主任听后,手上一摞重重的文件夹狠狠砸在了办公桌上,响声贯穿了整个办公室。“这臭小子到底想干什么!要干什么!放着好好的学不上,去社会上吃苦去!”安老师任职以来第一次看到年主任发火,可见年主任也是对李有这个学生很是在乎,安老师赶忙安慰道年主任,说:“主任消消气,听张成说,张成父亲会照顾李有,李有不会出什么事的。”年主任也是重重叹了口气,对安老师说道:“张成父亲早年白手起家,摸爬滚打,广交善缘,凭实力成为咱们本市的一大企业家,有能力也有地位,他照顾李有当然不会出什么事,我是可惜,可惜啊,可惜这么个聪明孩子在学业上犯了混。”

安老师听到年主任这么说,也只是叹了口气,对年主任提问:“主任,张成既然说李有不来学校了,咱们出于学校的考虑该对李有这个同学怎么处理呢?”年主任这时气消了大半,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水,缓缓对安老师说:“如果他的想法是辍学,过段时间应该就会来学习办理手续了,张成父亲也会以监护人的身份跟着他来,但这种情况下,张成父亲也一定是知情,在李有没来学校之前,你拟个长假条,待会我批复。这样哪怕是李有想回学校,也还能回来。”安老师也万万没想到年主任会对李有开如此的绿灯,但对于主任的安排,她也没有异议,起码出于学校的角度来看,已经对李有仁至义尽了。随后安老师回了教室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并抽时间拟了李有的假条。

而出于年主任的角度上,他是真的很喜欢李有这个孩子,李有成绩好,看着也有朝气,但是最让他这种中年人最欣赏的一点是李有从来不会拘束,李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初中生不管面对什么情况,什么场合,总能显得游刃有余。而除了自己对李有的欣赏之外,还有一方面是李有已故父亲的原因,早些年在年主任还没有来到青藤中学的时候,还是一个刚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是当时李有父亲把他举荐到青藤中学,并对自己照顾,当他问道李有父亲为什么如此照顾他的时候,李有父亲当时只回答他:“你是个人才,我只是让你早点为社会做贡献,你如果真要感谢我,就好好教育每一个学生。”这句话年主任一直记到如今,所以年主任的学生都记得他的好,也很喜欢他这个从老师一步步做到主任的人。

如今年主任为李有特殊照顾,也算是对李有父亲的知遇之恩有了一个报答。李有离开学校了,但是没有离开年主任的心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