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君子秉心,维其忍之247(1 / 2)

  他说得唾沫星子乱飞,上首李郁萧却有些走神。

  人这伙叛军,人是为什么变成叛军,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罔顾圣恩的到底是谁,是半句不提啊,还敢提鸮靡。

  大鸿胪说得正兴起,殿中忽听陛下打断道:“即便是叛军意图不轨,乌屠斜王子进献舞侍难道不甄溯身份么?”

  底下大鸿胪与长史交换一个不明显的眼神,躬身道:“乌屠斜王子自知罪责深重,不日将亲至国都向陛下请罪。”

  呵,李郁萧心说他是来请罪还是来搬救兵哟。

  “罢了,”他沉声吩咐,“此番出使砂织的是什么人,朕要亲自见他。”

  “呃……”大鸿胪迟疑一瞬。

  长史接茬道:“启禀陛下,出任使臣的乃是一名大行治礼官,砂织路途遥远,该名官员又星夜兼程不眠不休,如今卧病在床,恐怕不能应召。”

  “哦,”陛下平平问道,“病了?”

  “是、是病了。”大鸿胪腆着脸,颇有些挂不住。

  堂堂九卿,御前答话竟然磕磕绊绊。

  不过也不怪他应对无法,李郁萧猜测穆涵只是让他来打个头阵,话先放下,先让所谓“叛军”在他这个陛下跟前落个污名,估计是没想到他会问东问西,甚至还要求见使臣,这都是这个为丞相马首是瞻的大鸿胪始料未及的。

  李郁萧迅速判断,穆涵想对砂织出兵,支持王庭平叛。

  为什么?

  脑中电转,很快李郁萧就想通其中关窍。

  也很好理解,砂织在中州西南,与益州接壤,而西南,一向是荆睢势力范围。估摸着穆涵打量:只是北边起战事多孤单啊,自己地盘不太平,别人地盘也不能太安闲,因此想对砂织用兵。

  又或许,想一想穆涵一直以来对南方的图谋,听闻荆睢治下可是一块铁板,军中紧要的位置都被牢牢占据,只看宣义侯府每日往南边发多少斥候,再看看宣义侯本人日益松不开的眉头,就知道穆涵并没有在荆睢手里讨着什么便宜。

  分权无果,穆涵该怎么办?

  说到底,是因为他手底下缺少在南边有硬军功的将领。

  没有赫赫的军功、拿得出手的将领,又该怎么办?

  半月入吊钩,平地起高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