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目的44(2 / 2)

我的话音刚落于于谦站了起身来,拱了拱手之后,站直了身子说:“陛下体恤爱民,这是大明百姓万福之幸事。

但是臣认为,这件事此时不应该追查得太深。”

于谦随后拿了个小故事比喻。

“扁鹊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公有肌理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说:公之病在肌肉血液之中。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公之病在肠胃之内。”

“陛下心系天下田亩之事,乃是病入肠胃之症,但是急症在前,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这个故事大概的意思是,扁鹊提醒蔡桓公注意身体的小病症,否则病情可能会加重。

过了十天扁鹊又说病症已经深入肌肉和血液。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并说病症已经侵入肠胃。”

比喻完之后又说道。

“陛下如此关心天下田亩之事,就如同蔡桓公关心自己的病症一样。

然而此时瓦剌人即将南下,一切应以击退瓦剌为首要任务。

至于厘清天下田亩之事,只能等到危机过去后再进行商议。”

“我当然明白于谦和王直他们的意思,事情不是不办,而是事有轻重缓急。当下瓦刺人南下才是首要之急。”

“我心理也理解,做事有个轻重缓急,目前的首要大事就是瓦刺人南下。

其他的事都可以放到一边,虽然是这个意思,但是我是要借助这件事逼他们表态,表明自己的态度。

日后北京保卫战打完之后,再提起这件事,他们就不好拒绝。

现在已经达到我的目的了,拿到了寺庙的田产,大军的奖赏拿到了。

那就不要逼迫过渡,否则就不好收场了。”

我随后面带纠结的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诣:“咀明白于尚书的意见。

但是孟子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我表示自己在安乐享受时期可能会失去进取心和决断力!”

随后于谦深吸口气,大声道:“于谦只是一人。

若某日陛下无法听取我的进言,将我罢黜,必然有其他臣子进言!”

我随后点了点头面露坚定的说道:“于谦、王直你们所说很有道理,那咱就暂时不追究此事。”

“但是此事也不能随手揭过,这样吧。”

随后我看向王直说道。

“王老大人他们犯的事还是应该略惩处的,天下诸寺田亩且归皇庄所有,各府各县,厘清所欠税赋之后,田亩再行扑买归置。

暂时先这么办吧,如果日后还有再犯,那就连同此事一起加上去一起审判。”

“陛下英明。”

王直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也算现在能够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

日后的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那是下一任文官之首的任务了。

“如果连欠的都不想还,只想摊派,北京保卫战打完,那到时候,就怪不得腾出手来的我,秋后算账,翻脸不认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