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目的44(1 / 2)

虽然王直的办法更好,我也想用,但是时间太长了,如果想快点实施,所以我还是坚持我原先的方法直接出兵。但是。

我也在之后的讨论中隐晦的表达了我的意思。

但是此时虽然王直被我说的有些泄气,但是他最终还是站了起来说道:“陛下,如果妄动刀兵,虽然此事可以解决,也可让天下人不再崇尚佛教,

但是臣认为,此事如兵祸即将来临,若强行行动,将有伤国家根基。”

我向王直反问道:

“国体的根基是什么?

咱最近借了一本《帝范》,唐太宗文皇帝说夫,人者国之先。

“《易》也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大学也曰:有人此有土。”

“所以人,才是国家的前提。”

“国者,君之本。国者,域也。域者,居也,人民所聚居。孔子曰: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王尚书,咱问你,咱理解这两句是对圣人之意理解有误吗?还是王尚书以为国体的根基,不是民?:”

我原先借了一本《帝范》看了一下,虽然那时候拿那本书是给于谦看的。以及表达我的决心的。

但是我还是翻阅了一下,我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只是似懂非懂,但是应该用在这里很应景。

王直乃是吏部尚书文官之首他告诉我现在妄动就容易动摇国体的根基。

可见圣贤书里的民和现实里的民似乎不是一个民。

“看来他们的思维出现了些许的偏差啊!!!”

此时胡濙站了起来说道:“陛下理解无错。”

我挪了挪身子,换了个姿势继续追问道:“若是只追查到天下不再尚佛,那这些地去哪里了?

它们是怎么挂靠挂靠到寺庙里的,又是怎么上田变下田减少的税赋呢?”

“咱听闻,各道乃是定额,也就是说,这边少了税赋,就有人需要补上,谁来补?自然要知府、知县们层层摊派而下。”

“赋税被层层摊派下去,有些人拥有大量良田却不缴纳税赋。

有些人只有很少的田地却遭到过度剥削。

王尚书,咱现在问你,到底是不追查这件事会伤害国家的根基,还是追查会伤害国家的根基?”

“石总兵”。

一旁的石亨还在恍惚着呢,突然听到我叫他的名字像是被电了一下,立刻坐直了身子。

皇帝和那些出身进士的朝臣们争论着经义,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刚刚还在恍惚着呢。

突然听到点到他的名字,他有些茫然地站了起来,低头说道:“陛下,末将不懂四书五经!”

他有些忙,人都不知道说了啥。

我没管他这些直接向他问道,

“石亨你当初你在大同府恢复洪武、永乐年间屯耕,是不是不在册,但是按军屯纳赋,最后算是补了大同府的亏空?”

听到我提到他在大同府恢复了部分洪武年间的军屯问题,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说道:“虽然名目上不清楚,但是我想这应该可以算作是填补了亏损。”

我随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随后示意他他坐下,然后转向王直说:“就像月亮有盈有缺,西墙缺就东墙补西墙,东墙缺就西墙补东墙,这样拆来拆去,大明迟早会被这个窟窿吞噬的!”

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误,那么根据前世普世价值观,应该彻底调查此事,绝不姑息养奸!

最好杀个人头滚滚,让这那帮吞噬国家的蛀虫以及奸臣不得好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