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欲行废立(2 / 2)

根据大明的祖制,后宫不得干预政事,朝臣也不得与后宫联系。

因此,孙太后邀请郕王进宫是违反规定的。不过,此刻孙太后顾不得那么多了。

她非常担心远在敌营的朱祁镇,决定与朱祁钰谈谈。

当她得知皇上在叩关时,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慌乱后,她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

慈宁宫里孙太后的眼泪还在流泪,我已经进入了慈宁宫。

看向随即向坐在珠帘后的孙太后拜道:“拜见皇太后。”我鞠躬行礼之后,四处张望一下,确定没有五百刀斧手在埋伏。

孙太后擦干眼泪随后无奈地向我说道:“郕王,现在皇上被俘,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感到不安。京城靠郕王你来管理了”。

”我再鞠一躬,平静地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孙太后深深地吸了口气,对我说道:“郕王,我希望你在代理国事时,多考虑一下皇上的处境。”

“我是个女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希望他平安无事。如果国家没有危险,请郕王保护我儿子的安全。”

朱祁钰仔细品味了孙太后的话,注意到她首先提到国家没有危险,然后对皇帝朱祁镇的称呼变成了“我儿子”,而不是“皇上”。

这是一个信号,作为皇太后的孙太后,他

她应该已经察觉到朱祁镇有被强行退位的可以,所以她准备让朱祁镇退位的打算。

毕竟,被敌人抓住的皇帝实在是太离谱了。这种行为打破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所构建的皇帝下限,达到了独一档的昏君标准,比不抵抗、丢失整个东三省的运输大队长还要离谱。

通敌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但是,如果皇帝通敌该怎么办?

“只能失去皇位”!

孙太后说的是在国家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保证朱祁镇活着。

“臣领旨。”朱祁钰低头,慢慢退出慈宁宫,看着红底金字的慈宁宫,又看了旁边的兴安一眼。对他说道:“跟孤走走”。

兴安不愧是我的大伴,很了解我,看到我的眼神就在前面带起路来

“朱祁钰看着巨大的宫城,要不了多久,这里就是自己的地盘了。

只是他对这里并不是特别喜欢,氛围极其的压抑,因为中宫无主。

“兴安,你说这皇帝做得,做不得?”他负手慢行,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他像是在问兴安,也像是在问自己。

路上遇到的所有的宫人都停下了脚步,向我行礼,直到我走远后,他们才重新行动。

显然,孙太后已经传出了郕王监国并有可能登基的消息。

兴安紧张地回答道:“这种重大事项,不是臣这种微不足道的人可以评论的。”

朱祁钰从慈宁宫出来,经过武英殿的走廊,踏过金水河的河岸,走到皇极门的五凤楼,好奇地向午门方向望去,然后又回到了文华殿。

我没有进入大殿,而是注视着文华殿外的三座小楼。中间最高的是文渊阁,也就是大明内阁的象征。自宣德年间开始,敕谕改为票拟制。

来自全国各地的奏疏,内阁大臣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奏疏上,然后由皇帝裁决批红,再发往全国执行。

票拟制的繁重公务使得文渊阁从未设置官属,而是以轮值的形式出现。

文渊阁两边分别是东西两座敕房,专门处理公务。这里是大明的权力中心,而他了解到此时身居监国之位,拥有批红的权力。

这三座与文华殿同样庞大的阁楼内满是翰林院学士,也就是大明的阁老,且位于皇宫之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