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回忆以前去李时阳家做客——在李时阳家第二天早上(2 / 2)

过了会李时阳拿了件稍微厚一点的长袖衬衫,装在包装袋里,是新的,吊牌还在。

李时阳:“我妈说,这个还没过水洗一下,你先穿着,等中午暖和了,脱下来再洗。”

张婷婷:“这衣服是你妈的新衣服,还没穿呢,我怎么好意思,你去找件旧的就好了,就是早上穿一会,祸害你妈一件新衣服我可不好意思。”

李时阳:“穿别人穿过的衣服你不介意哈?”

张婷婷:“我的小洁癖是在可控范围内的,没严重的那种程度,没什么可介意的。”

李时阳:“好,我去换。”

过了会,拿回来一件八九成新的长袖衬衫,张婷婷穿上,下身她有带长裙,穿着不冷。

李时阳:“走,去客厅吃早餐,我爸刚去街上买回来的。”

他们来到客厅,看到茶几上放一大袋大包子,一大袋油条,还有一个大袋里面有7瓶豆浆。

其实李时阳老家除了住在县城里街上的部分居民,以及上班的、上学的,中午12点后才能吃饭的上班族和学生早上吃早餐外,尤其生活在农村的,早上起来是不吃早餐的,而是早中饭一起吃称为“早上饭”,差不多10多到11点吃早中饭,下午5点左右吃晚饭,称之为“晌午饭”,一天就吃这两顿饭,中间夹杂着吃些水果零食。

这里农村几乎家家都种各种果树,尤其夏天到秋天,各种水果不断。这里也盛产苹果,苹果又耐储存,冬天最长吃的就是苹果。

这里农村不吃早饭,可能是农村做一顿饭费时费精力,比如不像城里有煤气灶,做饭炒菜便捷,农村基本都用火灶。

住城里,早上大多都出去街上买现成的包子馒头等,而农村几乎每天都要自己从和面、揉面、揪吉子、团馒头、蒸馒头全流程走一遍,再上柴火烧锅慢,蒸一次馒头得几十分钟,再加上弄菜,做一顿饭正常不急不慢也得一个多小时到2个小时。吃完饭洗锅碗半小时多,差不多快12点了,这里弄弄那里弄弄,下午3点半最迟4点又开始要做晌午饭了,又开始和面,揉面、擀面、切面条一长串流程下来,5点左右吃,吃完到洗完锅碗6点到6点半了,再这里弄弄那里弄弄,差不多10点前该睡觉了,这一天就这么过完了。

李时阳以前在家的时候,就觉得他妈每天就是在忙哪两顿饭,日复一日,早上眼睛一睁就开始忙活做10点多的早上饭,吃完,没多久又开始忙活晌午饭,吃完晌午饭,这一天基本也就快结束了。明天、后天,以及未来每一天都是这样子重复着。

李时阳家也不吃早餐,他妹妹去学校会买早餐吃,但在家也跟其他家人一样10点多一起吃早上饭,当然李时阳也是一样的。所以,今天的早餐是因为有张婷婷特意去街上买的,李时阳家就在县城边上,骑电动车几分钟就北头街口,到街中心也就20分钟左右,所以去街上买早餐也不算很麻烦。

客厅里李时阳爷爷坐在沙发上,莹莹也坐在沙发上正在看动画片。时阳奶奶拿着湿抹布在擦后面的柜子。这里农村每天早上,要在吃早上饭之前把房间打扫一遍,扫地拖地,擦所有家具。

张婷婷紧走几步走到李时阳奶奶身边,“奶奶,我来擦吧。”

李时阳奶奶笑着说:“你不用忙,你来是客,哪能让你干活。时阳爸到街上买了早餐,你和时阳他们去吃吧。”

张婷婷不知道这里不吃早餐,这早餐是为她特意买的。“奶奶,您也一起去吃早餐吧。”

李时阳奶奶:“你们吃吧,我等下吃饭。”

李时阳:“奶奶,我爸买了很多,你也过来吃吧。”

李时阳奶奶:“你们先吃,我把这一点擦完。”

李时阳:“爷爷,你吃包子还是油条?”

李时阳爷爷:“包子吧。”

李时阳从袋子里拿了个包子递给爷爷,“爷爷,豆浆我给你打开吧?”

李时阳爷爷:“好。”

李时阳把吸管插进豆浆塑料杯子里递给爷爷。

李时阳:“婷婷,你吃油条还包子?”

张婷婷:“包子。”

李时阳递了一个包子给她,从袋子里拿了一杯豆浆和一根吸管放到张婷婷面前的茶几上。

李时阳:“莹莹,你吃什么自己拿。”

莹莹也拿了一个包子,李时阳也拿了一杯豆浆和吸管放在她面前的茶几上。然后拿了两个包子和两根油条去了厨房给他爸妈,又回来拿了两杯豆浆和吸管过去。

吃完早餐,李时阳爸爸拿着大竹扫把扫院子。李时阳带张婷婷去门外看看。昨天忙忙乱乱从进了大门也没机会出大门周边看看,今天可算有时间有闲情了。

出了大门,左侧土路走到院墙角左拐就是他们昨天来时那条小土路。大门直着向前也有一条小土路,往前走10米多是一个环状的下坡路,是通到麦场东边直崖下面的自留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