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谋划修建铁路29(1 / 2)

“武威郡没有水运直达国都姑臧,按照目前这种状况。要不是有粮票、盐票、肉票、布票等优惠一半价格补助给百姓。就凭姑臧的存粮,不出半月十日粮仓存粮都会被买光。

一旦魏国和柔然可汗国发动大规模战争之时。姑臧没有物资输送前方,还变成了负担。所以必须解决陆路交通,发展姑臧工业手工业才是解决根本。”

李勖酒足饭饱之后,再次旧事重提。

“皇上,您的意思是不是和煤矿洞里一样,铁轨里拉车一样建造蒸汽机机车。利用两条铁轨把上面装煤装铁矿拉车带动起来,就是您常说的铁路火车。”

彭远似有所悟的说道。

“对,两条铁轨就是铁路,设计出一款能拉动十节以上的高压蒸汽机车,火车就算建造完成了。”

李勖可以参与部分设计,火车头毕竟是巨大的家伙,整个机车设计和部件完善还得群策群力,所以启发为主。

“一百公里铁轨就需要两千万斤铁,即使钢铁厂技术高炉和转炉用上了。每年扣除了铁路所需的铁之后,西凉无铁可用。”

彭远经过一阵心算之后,得出的数据。

“不是铁轨是钢轨,矿洞小煤车轻,铁轨可以承受,但是火车一节车厢载重12万斤,铁轨是承受不了,必须钢轨。”

李勖不可能再走弯路,直接指出。毕竟火车钢轨对于彭远也是一脸懵逼的,但是他听得懂。对煤矿的拉煤车有印象,他是主管整个工业科研的工部侍郎。

其他五部各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但是工部例外,多增加一个工部侍郎。就是给彭远,负责高科技的科研部和新技工人才,不参与朝堂里勾心斗角。

彭远是李勖从小培养,言传身教都听不懂,那西凉帝国也就离凉凉不远了。

彭远没让李勖失望,掌管着三百科研人才、三千操作技术人才和一万多技术娴熟的各类工匠。在研究军工生产、蒸汽机械研究、冶炼钢铁、炼油厂、纺织等都达到了清末水平。

由于钢铁产量和技术没有完善的原因,各行各业机械得不到大规模的量产。除了钢铁厂和炼油厂加速扩大以外,各行业仅有小厂小车间小规模运行并且不断改进。

小厂生产出来的,全部提供给军需。军需需求大满足不了,市面上根本没有流通。

一句话,西凉帝国工业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等钢铁产量大爆发。

“微臣听明白了,回去就让属下进行勘察,整理资料,选择路线修建铁路,早日让酒泉至姑臧通上火车。”

工部侍郎彭远说道。

“此次修建铁路,从勘测到设计,从修筑到通车两年内完成,三郡各县乡同时任你调派,数十个标段同时开工。你可以调集三分之二的科研人才,三分之二技术人才和三分之二各类工匠。

并且我送给你一份铁路大致的路线图,你们按照此路线勘测,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并且蒸汽机车头朕也给你们一个大致的图纸,至于机车内部设计遇到难题,朕也会帮你们一起解决。”

李勖给工部侍郎彭远下了不可反驳的命令。

“微臣领旨,两年内务必让姑臧至酒泉通车。”

工部侍郎彭远知道李勖说出的必然是可行的,多年都是如此。

李勖让彭远退下了,留下了户部尚书苏泽于。

“皇上,不知道还有何事让微臣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