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唯有曹公,重整山河(1 / 2)

郑玄到这话以后轻轻皱了一下眉头,不过也并没有开口反驳,而是说道。

“自明远来是客,如果不嫌弃老夫这里房舍简陋,就暂且住上几天吧。”

赵宁听到这话也没有推辞,当即就答应下来。

“能够有几日时间与先生作伴,乃是求之不得之事。”

之所以他会投靠曹操,那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因为曹操成名比较早,刘备和江东孙家现在没有展露头角。

另外一点就是因为曹操唯才是举,这一点尤为难得!

大汉四百年年,到了如今这种阶段,基本上所有人都形成了精英统治概念。

也就是说看出身,而曹操则不然。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后来的三国之中,魏国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都是曹操给打下来的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赵宁会选择投靠曹操的原因。

不管别人怎么说,至少以他的感观来看曹操,这个人虽然复杂,但却是有公心的!

就拿黄巾军这件事情来看,他的第一目标就是招降。

而且还是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之下!

也就是说曹操看的比别人要更加长远,更重要的就是,相比于别人有了一丝怜悯之心!

郑玄明知道自己在为曹操效力,却邀请自己留下来,估计是有事要说。

陈登也是一个有眼力劲儿的人,推说自己有事,告辞离去。

待到晚上掌灯,下人来请赵宁。

“公子,我家先生有请。”

入得房中,郑玄正在拿着一只小竹棍挑弄着豆大的油灯,试图让它明亮一点。

见到赵宁走进房中,郑玄停下动作。

“子明来了请坐。”

这年头的座可不是盘腿坐,也不是大大咧咧四方坐,因为还没椅子,只能跪坐。

说起来这个赵宁是有些吐槽的。

他也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这年头的人都喜欢穿袍跟连衣裙似的。

那也是因为方便。

穿的裤子必须要便捷才行,要不然上厕所还要着急,麻烦的脱了外袍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更重要的就是棉布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推广开来,衣服要穿的厚才能保暖。

在这种情况之下,开裆裤就成了必然选择。

因此在坐姿之上必须要规整跪坐,就是为了预防双方见面之时动作太,导致春光乍泄。

还好来这个朝代已经有一段时间,这姿势还能受得了。

“先生有何教我?”

郑玄略微皱眉,思虑片刻,这才说道。

“自明能够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就应该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等等这句话不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吗?

难不成自己引起了蝴蝶效应,面前所处的不是三国时代,而是一个混乱的朝代?

看他双眼之中有些迷茫。

郑玄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开口解释道。

“此乃荀子王制中所言,自明难道没有听过吗?”

赵宁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然后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

“小的时候家中有长辈,教授我读书识字,后来家中贫困就没有师从他人学习。”

“所以让先生见笑了。”

郑玄一听这话眼中惊奇之色更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