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水稻田(第十四章)87(1 / 2)

27

张夏水跟杨老梅张著江生活,每个月给点生活费,然后,跟他们一起吃饭。起初还好,可后来时间长了,家庭矛盾就出来,整天就是争吵,没完没了的!争吵激烈的时候,外人看那阵仗,完全就像是在打架。

张著江,这个老头儿,一辈子没去过什么地方,最远就是年轻的时候到过清水县城,余生在张家沟这片小天地养牛种地。整天跟猪、牛、土地、庄稼以及蓝天白云相处。他的孤独寂寞可想而知,孤独寂寞背后想要表达的欲望有多么强烈,亦可以被人理解。老头儿这天中午从坡上干活回来,杨老梅煮的饭剩余不多,惹得老头儿大骂。悖时砍脑壳的!老头儿的声音响彻张家沟,张家沟每个角落都有他的声音,张家沟全村人都已经习惯老头儿。

这个老头如今八十六岁,张家沟的人听他像喇叭般的骂街声起码有二三十年的岁月。据说,老头儿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嗜好。这种嗜好,随着他年岁的增加渐渐体现出来。这年秋天,老头儿这个家族已是老舍描述的“四世同堂”,长曾孙有二十岁。在张家沟这片天空,没有谁是他的长辈,他就是最大的长辈,多少年前他可是孙子啊!所以,老头儿总以自己活到今天,活到他们那伙人都死光,他成为张家沟这天小天地年龄最大为荣!这个老头儿逢人就说:“搞来搞去,他们那批人都死完啦!”朋友啊朋友,足见,人活在世上,即便没啥成就,像乌龟那样活得长寿,也是一种荣誉,也会有骄傲与成就感。

张著江有隔空骂街的嗜好,他已经见怪不怪。每次遇见他要大吵大闹,周围的人准把自己的门关起来,免得听起来心烦意乱。那年寒假,张童书放学回来,他听人说起柳裙跟张夏水离婚的事情,又思索起人生。

这天清晨,窗外朦朦胧胧,空气中残留着寒冬独有的干冷,远山山巅挂着皑皑白雪,还是青砖绿瓦的房檐有明显可见的冰凌子。张童书昨晚读小说,读到夜深人静,眼睛都涩了。现在,他脑子回旋着小说里面的情景,像浪花回旋。

这个小说有着响亮的名字,它叫《亮剑》。“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气质,一种性格。这种气质和性格往往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的灵魂永在。”

张童书的心灵被这句话深深震撼,是的!军队要有军队的军魂,男人要有男人的灵魂!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敌人在强大,也要敢于亮剑。

李云龙这样勇敢、血性、有尊严的将军,即使不能扭转时代的洪流,依然能够活出自己的模样。这样的男人,无论做敌人,还是朋友都值得人们尊敬。

响亮刺耳的谩骂声,把他从文学世界拉回现实。不用说,声音无疑是老头儿的。从声源的位置来看,老头儿正站在不远处水稻田的角上对着远山谩骂,自顾自说地仿佛在表达。这个大家族里,只张童书发现,老头儿有种强烈的表达欲望,那种欲望所呈现出来的往往是孤独的声音,亦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敬。

从钱班转到文学,张童书对文学的热情像火焰愈演愈烈,渐渐燃烧起来。他对诗歌与小说,有着额外的痴迷,还在心底梦想着成为诗人大作家。前段时间,他曾读完加西亚·加西列夫·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在这本书里,作者解释故事,讲述活着的意义。是的,千回百转,总会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现在,他已经二十岁。他觉得自己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为生活所迫。所以,他想要学让自己永远都不会觉得疲倦的东西,那就是文学。

醒了就要起床,这是他的准则。他要趁着假期大量阅读作品,孜孜不倦地汲取文学力量。他知道,以他的头脑跟才干,无论投身何种行业,最后都会小有成就。这是铁定无疑铁板钉钉子的事情。可他的直觉告诉他,什么事业都没有,他也会有种身份,便是“作者”。简单洗漱,他坐到书桌跟前继续学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