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水稻田(第十一章)85(1 / 2)

21

包括李翠花在内,张家现在有八个人。此刻,八个人围着八仙桌,老汉张著江没说开饭是没有哪个孩子敢抢食的。张著江看着他们:“今天,我就讲一个事情,讲完就吃饭。”张著江跟杨老梅就坐在靠香火这方,也就是上八位,这方通常是德高望重的人坐。张洪水跟李翠花坐在他们对面,其余四个孩子分坐两边,小女儿张冬水今年还四岁,跟姐姐张冬水坐在一起。张洪水被这阵仗给镇住,他满脸懵懂,只有身边李翠花的嘴角露出丝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张著江很严肃,他宣布说:“从今儿起,你们大哥洪水跟大嫂翠花分出去。以后,还是一家人,吃住就别在一起了!”说完这段话,他喝一口水,继续:“洪水啊,你以后要勤快点,别连自己的家都养不好。有事,你就跟我们吱个声。我们能帮你的,还是会帮你的!”张洪水猛地听到这消息,像是被雷劈了那样,傻傻坐在位置上。“爹,咱们不是说好了,不分家的吗?!”

“洪水啊,你也是快当爸爸的人啦,我们还是分开吧!再说,我们分开过,也还是一家人啊。”听到自己要当爸爸,他的脑子一阵轰鸣。这个平淡的傍晚竟有两个足够分量的消息,一时半会儿,他还消化不了。

这天以后,张家老大张洪水分出去了。分家后,张洪水忙着修建新房。张洪水他爹妈拿出这些年积攒的钱,张洪水跟李翠花拿出自己的钱,李翠花回娘家借钱,老丈人的鼎力支持,这些钱都花在修房子上。

张洪水请来周围几个村子的师傅,有泥匠、木匠、瓦匠等等,众人合力很快就在张家原先老院子右侧修建起气派的新房。从此,这幢新房,在这里伫立三十多年。为庆祝新房落成,张洪水办起酒席,请来亲戚朋友,彻彻底底宣告自己另起炉灶分了出去。又过半年,他当上爸爸,孩子是张良。再后来,他有第二个孩子叫张辽,张家人丁新旺。事实来看,李翠花确实很能生。

张洪水有干劲,吃得苦,李翠花跟他属实是夫妻,同样吃苦耐劳。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发展,种地只能糊口,要攒钱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等到张秋水成家立业,又等到张良张辽成家立业,他们已经老了。佝偻的背影,头发花白,身体日渐消瘦,还跟多年以前起早贪黑,没有改变。在张家沟,多数都像张洪水。经过某个拐点,他们没有思想认识的突破,不停地重复自己。

话说,张著江三个儿子里,张洪水的人生跟张著江最相似,他跟李翠花把一辈子都献给土地,积攒下来的东西无非是房与在某些人眼里少得可怜的存款。云贵高原偏远的地方,如张家沟,他们是寻常普通的夫妻。这样的夫妻,一辈子在田间地头劳劳碌碌,始终没能发家致富。当然,他们的人生没有大起大落,或说大风大浪。从小生活在农村,这些人条件艰苦,尤其是李翠花还见证自家的衰败,因而她对物质的东西看得比较重,属实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

时光回到现在,回到小白这个故事。被李翠花设计,小白再没有到李翠花那儿吃东西。小白的纠纷落下帷幕,它来到张秋水家这十年,见证他家逐步发展起来。从事实来看,坊间流传的“狗来旺财”存在着某种合理性。

夜晚,星星稀稀落落在深邃的夜空闪烁着可怜的光芒,而挂在水稻上的露水,很快滚落下去,与水稻田里的水融合,仿佛是它们的归宿。此刻,来自山林深处的虫子不断往路灯上撞,走在路灯下的人,听到清脆的噼里啪啦的响声。小白跟着张童书走出张家沟,走出沟口,来到大湾河对面的桃花村。在这里,小白沿着柳树走走停停,晚饭结束后散步,偶尔在草丛里寻找蛐蛐蚱蜢之类的昆虫,作为饭后零食打牙祭。风啊风,你沿着大湾河吹来,给沿路的人们带来凉爽。

小白安定下来的这年秋天,张童书结束高考,收到通知书。昨夜,有姑娘约了他,他要借此机会,跟她道别。他们约在桃花村路口,就是他们惯常乘车去清水县城等车的那个地方。月光下,少男少女散步,走着走着就走到大湾河河边,大湾河水清澈明净。河滩上,他们逆流而上。

秋天,草坪油绿油绿,在月光的笼罩下多有几分诗情画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