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辨音识风雨(1 / 2)

宦官闭着眼睛像一只老猫一样落地无声,他不是怕打扰了楼上的大王的雅兴,而是在用心聆听琴声的韵味,轻重缓急,挑抹勾提,无一不是琴者此刻心境透露。

察言观色是他得生存之道,听话听音儿已是本能,但能听得了琴声中的欢喜忧愁却是他独一份的本事。

按常理来说,今日求得天恩雨露,福泽赢国上下,该是大喜之事,可宦官听着这曲《雨霖铃》却是听出了不同的味道。

初上一楼,琴声尚还欢快畅达,操琴者犹自狂喜漫天喜雨,琴声叮咚如雨下,玉珠点点如溅起的水花。

等到了二楼,耳中的曲调倏然失去了欢快,转而变了平淡,颇有一种欢愉后的落寞之感。

宦官心中咯噔了一下,脚下也是放慢了步伐,沉沉呼出一口气,折过楼梯得转角故意加重了脚步声。

等他上到了三楼站定了脚步时,琴声已是一片混乱,好似操琴人已是乱了心境,全失了章法,十指乱弹,一如急风骤雨打落满堂梨花落,只到一声琴弦崩断,才停住了!

一个婢女从屏风后低首而出,宦官忙迎了上去,声音稍稍提高了几分,奏道:“启禀大王,祈雨已成!奴婢特来缴旨!”

屏风后没有回答,只听到一声沉闷的勾弦之音,似是回答了他的话。

宦官冲婢女点点头,又说道:“道玄子仙师业已离去,只是…他带走了那个少年姜小槐!还请大王示下!”

屏风里忽听一声巨响,紧接着便是“咔嚓”一声,琴弦嗡鸣,桌翻琴裂,显然是大王动了真怒。

宦官吓得忙一缩头,丫鬟也是垂下了脑袋,但等了良久也不见大王回话,丫鬟给他使了个眼色,他忙告退而出下了风雨楼。

到了楼下他才长长吁了一口气,心中兀自砰砰乱跳,他擦去额头的冷汗,慢慢踱步向回走,脑中却是在猜想着这位登基才两年的新王的相貌。

是的,相貌!

新大王自登基以来就从来没有在众朝臣面前露过真容!

老皇帝病死之前隔着屏风一指,说道:“这后面的人便是你们的新大王,众臣当齐心戮力辅佐与他!不得有二心!”

于是,这位新大王自登基后便总是隔着一道屏风听取朝臣奏报国家大事,每每朝后便有旨意下达,而且每次朱批御旨无不切中要害,轻重缓急、诸般事宜俱都条理分明,理国经验之老道无不让群臣叹服,反而让这些老臣们不敢有小觑之心!

据传言大王的面容也就身前几个伺候起居的宫女太监见过,却俱都被下了封口令,不敢与外人言说。

这便是赢国的新任大王,姓赢!名子婴!

一切都归于平静!唯有风雨楼外风雨声!

婢女收拾干净了屋内的狼藉退了出去!

一名老妪的身影却是忽然出现在了风雨楼的三楼。

老妪拄着一根麒麟拐杖,一步三晃,仿佛随时都可能跌倒,却总是在歪倒得那一刻又站稳迈出下一步,一身灰色肥大的袍服裹着老妪干瘦的身子,被风一吹更显得不稳当了!

一个年轻的背影正凭栏而立,正看着茫茫雨幕出神,一身黑色金线五爪龙袍被风吹得不断飘摇不定,一身的气势自是不凡,这正是传言中不曾露过真容的赢国新国君赢子婴了!

“苦了你了,子婴!”老妪颤巍巍坐在琴凳上,干咳了两声道。

“不辛苦!都是我赢家的家事,何敢言累!”子婴兀自望着茫茫雨幕,口气淡淡回道。

老妪怎会听不出他言语中的无奈与不甘,苦笑道:“为师知道你的想法,可眼下也只能如此,也是无奈之举!你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赢家千百年的基业白白拱手于他人吧!?”

赢子婴没有回答,只是挺直的腰身稍稍佝偻了几分。

“还好你并未辜负老皇帝的嘱托,这两年也算治国有方,兵强马壮亦让他国不敢有觊觎之心!”老妪夸赞道,满心的欢喜,愈发看着这个徒儿喜欢地紧。

“也不过是尽本分而已!”子婴叹息道。

“为师此次前来便是要与你作别!”老妪也是一身轻松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