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答疑解惑之二(与上一章都是个人私货)73(2 / 2)

公元一千年前的东亚的封建王朝,它的皇帝总是这么无力,这一现象来源于地主受限于生产力而不得不聚集大量人口,而集结起的人口则给了地主们反抗皇帝的力量。

这一现象在一千年后好了很多。

生产力的发达使得成为地主不再需要大量人口,而中小地主,或称庶族地主的大量涌现,也使得它们自己的阶级目不暇接,无法形成默契。皇权因此走上巅峰。

历史于这一千年有个结语:明清两朝是皇权逐步走上巅峰的时代。

而同样也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农民阶级掌握了更大的力量。

与之对应的,农民起义军也在这一时期真正发展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诸如‘闯王来了不纳粮’‘等贵贱,均贫富’皆是这种理想的见证。

而他们也终于作为一支可以改天换地的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李自成击溃明朝,而太平天国为清朝敲响丧钟,及至义和拳,更是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尽管有许多遗憾。

明清两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掌握了至高权力,也因为它,获得了自己最终的掘墓人。

这似乎正合了那句话,言曰: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张角不明白先生的目光看向那里,但他已经得到了答案,“谢先生为我解惑。既然臣权必定大过君权,那待局势明了,天下就该平静才是,先生却为何说汉亡于此?

我料世家不会如此无智,竟至于去汉而另起炉灶。”

“原因很简单。”

华十二表情轻松,说道:

“第一,世家并非铁板一块,最明显的,即是中原世家与边地世家的利益诉求并不相符,甚至中原世家自以为独大,而视边地世家如走狗。

第二,世家们其实也并没有做好掌权的准备,赢了皇权后,它们暂时没了目的,自生混乱。”

上述说的两条理由。

第一条:

是原本历史上汉室衰微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中原世家——袁氏对边地世家——董氏的不看重,不理解,方才导致了董卓乱政的发生。

这一为历史铭记的事件,极大的打击了汉朝皇室的权威,并摧毁了东汉两百年的政治中心——洛阳。

洛阳被摧毁导致的后果相当严重,它直接使得中原世家群龙无首,这不仅仅是没了一座城市,更是使世家们完全失去了一个互相交流,理解与利益交换、勾兑的场所。

这或许间接导致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势出现。

第二条:

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悲惨局面,世家们不约而同的以为自己才是最好的那个选择,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八王之乱,何其可笑也。

而后它们终于在屡遭打击下的情况下缩了卵子,终于才进化出掌权的本领,孕育出隋唐的果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