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人心与书41(1 / 2)

王司徒府中陈设,与此前别无二致。没有说因为仕途的高升而与逐渐奢华,王允的书房亦是如此。如果非要说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就是府邸门楣上的那块牌匾了吧。

安坐于司徒书房中的扶椅上,张良细想着上次来这里,是什么时候的事?

“年关将至,不知郎中大人的生辰在何日啊?”王司徒老神在在,并不急着说正事。

“有劳司徒大人记挂,学生今年的生辰之日,恰逢鹖鴠不鸣时候。”张良回道。

“如此说来,倒也没几天了,今年的‘大雪’时令在三天后,你在生辰之日可有打算?”

“自幼清贫惯了,大约是会去长街吃碗面条,多加点浇头吧。”张良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如实回答。

“今年可不能这样了,依照旧历,男子二十举行冠礼。太尉大人近日私下里与我提过此事,你虽无家中长辈在京中,然有太尉大人,蔡中郎出席,老夫主持此事,想来也不会让你输于京中士族子弟。”王司徒一脸笑意。

张良本来已经忘记这件事情了,没想到杨彪还记着。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意,这几个老古董这么关注他,让他突然觉得有点慌。

“学生,实在是受宠若惊。”张良没想明白,也就是先不去想了。

……

贾诩、李儒趁兴而来,败兴而归。一并出了相国府的,自然还有吕布。只不过相比于一脸郁结的吕奉先,他们两人则是喜怒不显。

“奉先将军,可是对相国大人的决策感到不解?”李儒察觉到了吕布的情绪,当下顺路,便打算多说几句,以安其心。

“布以为,二位军师所提之策,皆是上上之选。自投奔董相以来,我无日不想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只可惜……”

“将军勿忧。相国此番决策必然是有所顾虑,吾等自当理解一二。如今关外群雄蠢蠢欲动,想必战端开启,已不久矣。届时以将军之神威,功绩唾手可得。”李儒只能顺路先稳住吕布的心态了,总不能直接说董卓其实已经不思进取,只想安于现状吧。

“哦?军师所言当真!”吕布闻言顿时大喜。

贾诩看着这一幕只是暗自摇头。

……

南郑城外的一处僻静的小院子里,秀才师兄手持狼毫不徐不疾地落字。而张鲁正一脸讨好的模样,在一旁帮忙磨墨。

“师叔,小师叔年关之前会回来吗?”张鲁磨墨那是正经磨墨,眼神根本没有往一旁纸面上瞥过。

“总归是要回来的吧。这事儿,我还真没有问过。一会儿,我在结尾处,补上一句。”秀才师兄顿了顿,“你小师叔也到了戴冠年岁了,关于他的表字,你可有什么见解?”

“表字理应由家中长辈拟定,鲁辈分尤低,不敢僭越。”张鲁表现得十分谦卑。

“辈分不过是因缘际会。论年龄,你我相差不大,完全算得上是那小子的长辈,但说无妨。”

“我以为,以小师叔的才学,既然已经与汉初留侯同名,同字也未尝不可啊。”张鲁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个想法,挺好。”秀才师兄微微一笑。

“师叔,你当真了?”张鲁有些讶异。

“不然呢?”

“……”

并州晋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