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先生在家又如何38(1 / 2)

平地起风雷。

且说曹某人怀着对吕伯奢家的羞愧之心,与陈公台在野店暂些时辰,未等天明便直奔陈留而去。

待见着曹父,细说经过。陈宫自然备受礼遇,已被安顿在一处厢房歇息。

“我欲尽散家资,招募义兵,还望父亲相助。”曹操乃是独子,在老父亲面前说话就是硬气。

“单凭现有的家产,只怕不足以成事。此间陈留卫家,有孝廉卫兹。此人疏财仗义,其家巨富,如果能得到他的相助,则大事可图矣。”曹嵩昔年以门荫入仕,位列九卿,位高权重,虽然如今日暮西山,但是眼界犹存。

于是乎,曹操择日置酒张筵,拜请卫兹到场。

酒过三巡,曹操将自己的意图全盘托出,如实相告:“如今汉室衰微,逆贼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人人切齿,欲除之而后快。操虽不才,有心力扶社稷,只恨财力不足。闻公乃是忠义之士,今日斗胆恳求相助!”

“我亦是有此心久矣,只恨迟迟未曾遇见英雄罢了。既然孟德有如此大志,我愿以家资相助,共图大事。”卫兹闻言,也是一喜,两人竟是心意相通,一拍即合。

不日曹操拜陈宫为参军,广发文书,驰报各道,招集义兵。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望风而来。

卫兹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闻声捐赠送粮者,不计其数。

……

渤海郡

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声音自然也传到了袁绍这里。此前,他是一直在韬光养晦不假,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上头有人压着他。

他有那“四世三公”的家世地位,他有往日诛灭宦官之功。如此底蕴的袁本初,自然拥有着强劲的号召力。而此时的冀州牧韩馥担心袁绍起兵,早已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在袁绍门前看守他,让袁绍处处受制,无法行动。

恰逢东郡太守桥瑁广发行文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等等。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写信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袁家大神,建功立业的雄心,此刻才缓缓启动。

……

雒阳城

一场雨下个不停,从最初的淅淅沥沥,再到哗哗啦啦。整个京城都笼罩在雨幕之中。虽然没有江南烟雨那份绵柔的意境,倒也是吸引了安坐于桌案前许久的张良来到外窗前。

此时此刻他正身处于蔡大儒府中书房内,阅览其中藏书多时。

“春雨不湿知心鬼……秋寒透打……”心神沉浸于安宁的天地之间,张良不由得想起了记忆里的那句歌词,只是没等他念叨完整,便转头看向门口。

原是蔡大家提着食盒走了进来,现在尚未至午膳时分,想来必定是盛装着糕点。

“见过二小姐。”必要的礼节,张良没有落下。

“方才那……可是你新作的诗句?可是被我扰断了思绪?”蔡琰倒是没有按着繁文缛节回礼,只是轻轻地将食盒放置后,问的却是张良方才没念叨的句子。

“二小姐见笑了,不过是恰逢阴雨天气,有些随意的絮絮叨叨,登不得大雅之堂。”张良没有正面回应。

见张良避重就轻,未肯言说。蔡琰微微皱眉,方才提起的兴致,得不到满足,且能“善罢甘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