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献刀34(1 / 2)

一人质问而众人侧目,满座皆是自己人,不应有如此呛人之语。

王司徒不知其意,稍稍有些恼怒:“孟德,汝祖宗亦食汉禄,为何今不思报国而反笑?”

曹操起身,来到王允身前揖手,声色不温不火,不大不小:“我非笑别事,只是笑众位大臣竟然无一计杀董卓罢了。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扫视其余众人,见诸臣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随即将曹操拽到堂后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一脸正色:“近些时日,我曹某人委曲求全受董卓封赏,为董卓做事,见忠臣枉死而不顾,却非忘本之徒,我之本意乃是寻机杀贼。如今董卓对我已是颇为信任,这些时日我已经能够与董卓近距离接触。早前听闻王司徒有一口七星宝刀削铁如泥,请司徒借予我入贼府行事,曹操虽死不恨!”

王允闻言心中一惊,面色一喜。不曾想曹孟德的心思近乎与他一般无二,只不过年轻人较为血气方刚了些,相比于他们这些老骨头更加大胆。

“孟德如此劳心,实为大汉之幸!”王允面露赞赏,“此事不宜声张,孟德且些回府等候,稍后我遣心腹送刀与你。”

二人交流片刻,又至前厅。王允以曹操酒醉为由,遣人送其回府。

曹操回府后,便在前厅踱步,所幸王司徒安排神速,未让曹操久等,宝刀便已送来。若是府中无人,曹操自然是闭门谢客,安排妥当,静待明日点卯。今时不同往日,此刻那位眼光卓群的年轻人,就在府中,如今行事在即,曹操反而想听听张良的意见。

张良练习了一天的书法,自觉略有小成,此刻正在收拢纸张,一一省视,又自觉大有孤芳自赏之意。

曹操叩门而入,见那满屋子未曾来得及收拾的笔墨,一时间也是被那些“龙飞凤舞”、“笔走龙蛇”给震惊到了。

“贤侄今日雅兴,不知练的是何书法?”曹操满是好奇的问道。

张良脸不红心不跳,暗自庆幸曹老板没有认出来他练的是飞白体书法。不过看他的表现,看来自己写的是真的不行啊。

“曹公见笑了。我只是闲来无事,闭门造车罢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曹操没有盯着书法一事不放,转而直接向张良阐明了自己的意图。

“这几日,董卓皆约到府闲谈,我欲趁机行事。不知贤侄,有何高见?”

“曹公轻身为国,小侄岂敢妄言高见。此去不论成败,只怕曹公很难全身而退啊。”张良轻皱眉头,“我观曹公乃大汉栋梁,远胜于袁术、袁绍之流。如若止步于此,岂不教人扼腕叹息?”

“此诚国家危难之际,有丁尚书在前,我曹操死又何惧?此番问策于贤侄,不求退路,但求成事。”曹操报国之心不减,坚毅无比。

“曹公此举,想必早就深思已久,料那董卓必无防备。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若成,曹公有死而已。若事不可为,还请曹公以献宝为由,谋求退路。”

“啊这……不曾想贤侄仍是在为曹某求活。”曹操闻言不禁有些感慨,他自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张良却依然欲图其存。

当夜无话。

次日,曹操佩戴着宝刀,单骑来到了太师府上。询问门房,得知董卓身处后庭小阁中,曹操已是太师府中常客,故而士卒无人敢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