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贤良师放了个海?!(1 / 2)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临江仙》

邺城府衙内

一身素衣麻布的道人盘坐在案牍前,对面蹲坐着一位邋遢少年。

“听宁儿说,你在疑惑汉军为何还没有推进至广宗的事情。”张角提着茶壶,给少年面前的杯子满上了茶水。

“师兄,难道南阳郡皇甫嵩那边的军情有误?”张良倒也没客气,甚至一点也不拘谨,端起茶水小抿了一口。客气啥子?师兄泡的茶,有种味道叫做家。

“你可知,从长社一役已经过去多久了?”张角自己也小酌一杯,但答非所问。

“我寻思,我也就睡了两三天吧……”张良感觉自己心里多少还有点数。

张角吃尽杯中茶水,微微摇头缓缓说道:“今天是第十一天。”

“所以……”张良有点不敢置信,“如果南阳那边军情无错,那么也就是说……”

“卢中郎所部乃大汉京都北军五校将士,可谓是皆为精锐。我黄巾之众虽自称为军,实则名不副实,唯仗人多势众。我二弟张宝所习之法,被卢中郎所携的炎汉气运压制,我三弟张梁所持之勇,被汉军帐下红面长髯者、豹头环眼者联手所阻。卢中郎连战连捷,属实是于两旬之前将我围困于广宗。”

“自打起义开始,良师就从未出手过。哪怕兵败之势已成,也未曾动摇过。”张宁拎着一壶新烧开的热水走了进来,接过话题,“那一天晚上,良师突然说要出城转转,接着没过多久,汉军就炸了营。地公将军与人公将军随即领军出城,后来听说黑山军和白波军也来了,我们就跟着大部队一路奔走,直到拿回邺城,良师说可以了,然后他就独自一人向南而去……天亮之后,就把你给带了回来……”

张宁慢悠悠地说着,张良愣愣地听着。合着汉军出征,除了南阳郡受阻,是因为朱儁轻敌外加措手不及,北路军一路高歌猛进,是因为你大贤良师放了水,啊不,是放了个海。

“啊这……”张良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压压惊。

“此番军势反推,所趁之机乃是汉军长驱直入,立足未稳,再加上卢中郎一直对我未做防备。那一夜炸营,卢植快速反应,秉持‘存人失地’之策,整军连战连退,汉军精锐仍有原先八九之数。已经过去十天了,汉军理应早该稳住阵脚,恢复士气,图谋反扑才对。眼下却半点动静,或许卢中郎正在有所谋划也说不定。”

“师兄,您道法通天,神威无敌。想必汉军此刻仍在瑟瑟发抖也不说定。”张良勉强消化完这一份大,来不及细想,先手来一顿发自内心的吹捧。

“呆子,别人不清楚,你还能没有数吗?良师这一路出手,皆是雷法开道。”张宁突然有些生气,扬手欲打,却又作罢。

“宁儿,你先下去吧。我与师弟有话要说,你不便旁听。”张角一如往常的和蔼,并无半点异样。

张宁倒也听话,或者说是懂事。她其实是什么都知道的,但是她什么都不说。硬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道家所谓的,无欲无求。

南阳郡往冀州的官道上

一路军马径直往北。为首一人,身长七尺五寸,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仅看面相便可称得上是英雄豪杰。此人身后,两骑并行。左边那人一袭绿袍,手提大刀。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相貌堂堂,端得是一副威风凛凛的英雄模样;再看右边那人半肩红袄,手持长矛。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声如雷,其势如虹,好一位千古第一莽撞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