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30(1 / 2)

三十二

秋月微凉,晨曦中的肚白泛着寒意。房卓俨与同行校长们,束好白短袖、黑裤子齐聚在县城初中的操场上列好队形,块状行进。佩戴胸花、绶带的模范教师整齐地走在队伍前面,红花与绶带映衬下的模范代表尤显耀眼荣光。单薄的短袖暴露出来的皮肤快速释放身上存量,剧烈的温差让房卓俨感觉到寒冷。他不自觉的跺跺脚,光洁的水泥地坪在皮鞋硬壳的摩擦下,发出清脆的“咔咔”声。主任的眼睛瞟过来,温和而不失庄重。房卓俨尴尬的低下头,将脚掌钉在地上,旁边几位说小话的同行也跟着闭了嘴,那神情活似庙里的泥像。主任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前方的队伍已开始行进。队伍从初中操场蜿蜒而出,似一条腹地前行的白龙,又似衔枚缓行的军队,袒露着圣洁与高雅。前方有话传来,先头的锣鼓队到达剧院门口,房卓俨有意识地朝后观望,队尾尚未尽出操场。威武雄壮的队伍颇有“沙场点兵”的味道。房卓俨所处的方队经过十字街时,街道两旁已站满围观的路人。驻足的路人刻意压低声音,静候队伍蛇行。昔日喧哗的街道此刻似扬尘如海,进入静默状态。鼓乐声近,房卓俨已遥见剧院门口“向模范学习,向老师致敬”。

全镇教师节会议,马营小学铩羽而归,各类奖项无一入袋。周三的晚间教研活动,朱山带教办室两位教研员参会指导。

“卓俨,今年学校成绩再搞不上去,明年校长也会被拉下来。试用期结束教办室考核使用情况,根据每位表现量才使用。马营这个地方基础偏差,但想来的也不少,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严峻的考验。你要明白你的处境,不能给教办室抹黑。相对来说,马营年轻教师还多些,成绩搞不上来就是校长的问题。马营出去的领导不少,说明这里的学生很聪明,现在缀在全镇的尾巴上,那就是校长的责任。再搞不上去,你自己也掂量掂量。”

朱山的话有些冲,接上上次突击检查,老师们觉得朱山对房卓俨有意见。房卓俨一笑了之,领导说话有自己的站位,有自己的考虑,每句话都计较倒显得自找没趣了。做好自己,才有说服力。

未在小学干过的房卓俨,觉得还应当研究学科考评的方式。比如:及格率、优秀率、特优率等。期中考试结束,对照成绩表册,房卓俨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特别是几个成绩偏低的学科。

斟酌再三,找到金松:“金老师,有些看法咱们交流一下。”

金松好像预知来意:“校长,我这岁数大了。猫老不避鼠,娃们也没兜漏住。让校长丢脸了。”

“金老师,话不能这样说,谁还没个年龄大。经我观察,咱班成绩差在几个优秀人数上。”

“咦,那我得认真瞧瞧。”金松翻开期中试卷,七十八分、七十九分的的学生有五六个,容易得分或平时训练的常见题被评卷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

“哎,看这娃——哎,看这娃。不该错嘛,看来娃们水平没问题,马虎了。”

“金老师,学生习惯不好哇。做题没个准性,你再看看。这几个优秀的话,成绩会在哪个位次。”

“可不是,前十名了。多亏校长你提醒,看来我老金还有成长的空间。年轻时,全镇谁能教的过我!那时间镇小校长霸着不让我离开。这几年白混了。”

金松讲起年轻时的辉煌,眉飞色舞,房卓俨并不打岔,静静的听着。忽而想起农村一句俗语“人上四十不沾闲,张嘴就提那二年。”

教办室吴玉同着镇小校长到访,让房卓俨觉得意外。然而,房卓俨的高兴也显而易见。镇小校长老家也是马营的,民师时也是从这里出去的。

“卓俨,来学校这么长时间,感觉怎么样?”

吴玉劈头一句话,让房卓俨愣了两个呼吸。

“说不上来,压力有些大。”

“才干都是这个样。”

镇小校长轻带微笑,年过五十仍有重重的剑梢眉,此刻舒展着。

“今年有三十吗?我三十二才干校长。”

“二十八。”

“看看,吴玉,还是年轻娃们有冲劲。我二十八时还萌脝着。”

“卓俨门里出身,开窍早些。我跟他二叔房仁智还高中同学。”

“有前途。”两杯水续完,“吴玉,咱回吧。”

“那怎么行,怎么说也在你老家地头工作,你不传授出点真经,今天就回不成!”房卓俨揶揄镇小校长。

“老马,端出点真家伙。”

返回